第275部分 (第1/4页)

舰队很快就开始转向,谈仁皓在航母上转了半圈,去几个主要的舱室看了下。一路上,官兵都惊讶地看着这个平常不会经常到下面来的司令官。反应快点的会主动敬礼。反应慢点的则会在谈仁皓走过的时候才跳起来。谈仁皓也很快就注意到,舰队官兵的士气还不错,这应该是受到了连续打了几个胜仗的影响。精神状态也还算不错,大概与他们的经验有关系吧。除此之外,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出,官兵们都比较疲劳,有的人身上地背心已经完全成灰黑色了。虽然谈仁皓不会太过于严格要求舰队官兵地着装,但他很清楚,如果有条件的话,大部分官兵会让自己穿得干净一点,至少内衣要干净一点吧,而只有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这些官兵才懒得去洗衣服。

高强度持续作战带来的问题困扰了海军几百年,现在的情况比以往好多了。早在风帆时代,战舰离开母港之后,往往要半年以上,甚至两三年之后才会回来。当时海军是在战舰回到母港之后才会给官兵发放薪水的,在海上的时候,根本就不会给水兵发津贴。再加上长期在外作战行动,帝国海军发生了好几次严重的水兵哗变事件。到了蒸汽动力时代,战舰的作战巡逻时间也在半年左右。而最好的官兵也最多只能保持三个月的旺盛精力,普通的水兵在海上生活两个月就会难以忍受了,每当战舰靠港,水兵上岸之后就会花天酒地,在一战之前,唐帝国海军官兵患性病的比例竟然超过了两成!而一战后,帝国海军加强了纪律管理,对水兵的个人行为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想方设法的提高水兵在战舰上的生活质量。比如提高伙食标准,增加水兵的私人空间(结果导致很多战舰的排水量增加),设置一些娱乐室,甚至在战舰上设了图书馆,在执行非作战任务的时候,还会在一些大型战舰上安排几名学院的教员,为那些有心学习的水兵安排一些基础课程(后来,帝国海军首先在战舰上开设了大学课程,让舰队官兵可以在服役的时候利用私人时间完成一些学业,拿到大学文凭)。这些举措有效的提高了海军官兵的士气,斗志,精神素养,以及官兵的素质,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作战带来的负面影响。

打了三年多的仗,谈仁皓对这个问题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实际上,舰队官兵才是整个舰队的基础,有什么样的官兵,才有什么样的舰队,如果官兵的体能下降的话,就将直接降低舰队的作战能力。可他也没有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也许放松对官兵着装的要求,也算得上是他在为官兵们着想吧。

当天晚上,郝东觉就把制订好了的作战计划送了过来,飞行员的训练工作也都安排了下去,一批尖子飞行员还在夜间开始了训练工作。

“第三特混舰队至少要压制五座机场?”谈仁皓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能办到吗?”

“这五座机场距离海岸线都在三海里之内,完全在第三特混舰队火炮的压制范围之内。”郝东觉并没有忘记这个细节,“我计算过第三特混舰队的规模,如果他们全速开火的话,其火力足够覆盖至少八座机场,安排这五座机场给他们,第三特混舰队还会有部分机动兵力。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谈仁皓点了点头,又继续向下看去。

“不过,也许严师琪是个问题。”

谈仁皓抬头看了搭档一眼,明白了郝东觉的意思。”我会给严师琪发一封电报的,虽然他是个不太在乎别人的指挥官,但他会在乎自己,也很清楚这次战斗不仅仅是我们第一特混舰队的任务。现在两支舰队是一荣具荣,一损具损地关系。如果任务失败了,他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他能认识到这一点就最好不过了。”郝东觉拿出了香烟,“这是唯一的问题,其他方面我都尽量做好了安排,你仔细看一下吧。”

其他的细节都是航空战术方面的,这是郝东觉的强项,谈仁皓也没有找出什么问题来。在计划书上签名之后,谈仁皓就让郝东觉把这份计划发给了第三特混舰队,随后他也给严师琪发了一封电报,强调了第三特混舰队在这次作战任务中的重要性与关键性。还不惜言辞的夸奖了严师琪与第三特混舰队一番。如果能够以此激励起严师琪作为海军将领地荣誉感与责任感的话,那么几句恭维的话也算不了什么大的代价了。

十八日下午,舰队就来到了与补给船队的会合地点。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近五个小时。航空兵的训练工作还在继续进行。按照郝东觉的要求,轰炸机飞行员都在熟悉用机枪扫射的技术,而战斗机飞行员则必须要尽快熟悉低空快速穿越投弹的过程。对这些飞行员来说,这都是新地技术,以前轰炸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