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 (第1/4页)

鼗旖⒍拥幕ず秸浇⒕筒皇呛芏啵ㄊ导噬希�诓握街�埃�拦�>�⒚挥卸嗌俸鲜实幕ず秸浇ⅲ�切┱搅薪⒋蟛糠侄家蛭�俣忍���岩猿涞焙侥傅幕ず秸浇⑹褂茫��衷诰透�倭恕�

杨勤凯看上的也就是那两艘还在挣扎的航母。“列克星敦”号已经彻底地失去了速度,如同一条死鱼一般的漂浮在海面上。“黄蜂”号仍然在以20节左右的速度向北航行。杨勤凯立即率领另外七架“翠鸟”追了上去。

唐帝国的轰炸机再次杀来,美国战舰上的官兵也是大惊不已,最初他们还以为这是开始离开的那批轰炸机,而且是回来扫射的,开始还不怎么重视,很多在飞行甲板上忙着抢修的官兵都开始寻找隐蔽的地方,或者干脆就溜到了甲板下面去。可很快就有人发现,这些轰炸机的腹部都挂着炸弹,而且,轰炸机都是高空进入的,这肯定不是进行扫射,而是俯冲投弹。当“翠鸟”俯冲时的尖啸声再次响起的时候,“黄蜂”号上的所有美国官兵的神经都紧张了起来。

与秋耿波不一样,这次杨勤凯是第一个开始俯冲的。“黄蜂”号已经摇摇欲坠,说不定下一枚炸弹就将彻底的解决掉这艘航母,他可不想把击沉航母的功劳让给别人。

进入垂直俯冲阶段(起点高度在1500米到1200米之间)的“翠鸟”就如同一颗流星一般的冲想了海面上正在全力规避的“黄蜂”号航母。杨勤凯也高度紧张了起来,他甚至看到,在航母急剧转向的时候,几个开始还在飞行甲板上抢修航母的美军官兵被甩了出去,掉到了大海里。而那些在甲板上没有固定好的东西全都滚落到了海里。一座被炸松了的炮塔也翻了过来,挂在了航母的侧舷旁。

航母上剩下的防空火炮在拼命的发射着炮弹,想把正在俯冲地轰炸机打下来。“翠鸟”的高度也在急剧降低,杨勤凯一边注意着高度表指针的变化,一边看着海面上的航母。在大概550米的高度上,杨勤凯松开了投弹扭,接着用力的拉回操纵杆。在炸弹被爆炸栓弹出的一瞬间,已经达到250节的“翠鸟”就如同一枚梭镖一样的拉了起来。在航母上空不到150米处改成平飞,接着,那枚500公斤的航空穿甲弹就落在了航母地飞行甲板上。

在杨勤凯投弹之后几秒钟,跟在他后面地另外三架“翠鸟”也投下了炸弹,然后这些轰炸机就如同天女散花般的散开,迅速的离开了危险区。四枚炸弹几乎是同时落下地,这是增大命中率的有效办法,当然,前提条件是,飞行员必须要熟练的掌握轰炸机。不然在改出俯冲的时候就有可能撞到一起(随着后来海航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新手加入,这种战术也就只有王牌轰炸机飞行员敢于采用了)。

杨勤凯投下的炸弹直接从航母中部的升降机钻了进去,在穿透了机库主甲板(飞行甲板是航母主甲板上方的甲板。而航母的主甲板一般是机库甲板,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航母的重心,增加稳定度,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保护舰体内的关键部位)之后才发生爆炸。其实,仅这一枚炸弹就足够了,接着命中“黄蜂”号舰部的那枚炸弹并不致命。

看到从升降机处突然窜起的白色水蒸气,接着白色的水蒸气突然变色,一股火柱升起来,一直窜到了上百米的空中才猛的消散,爆炸声也同时传了过来。杨勤凯笑了起来。这艘航母已经完蛋了。炸弹命中点下方就是轮机舱与锅炉舱,而在附近还有重油舱,甚至会有弹药舱(各航母地设计都是不一样的,可“黄蜂”号的舰体空间太狭窄了,要保证携带86架战机,以及相应的设备,就只能集中部署这些极为关键的舱室,而且各舱之间并无厚实的装甲板隔离)。那股水蒸气就是锅炉被炸坏后喷出来的,数百度的水蒸气能够迅速的杀死周围的一切生命。而跟着冒起的火柱肯定是燃料舱被点燃了。

杨勤凯的判断没有错,仅过了不到两分钟,“黄蜂”号突然颤抖了一下,接着整个舰体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抬离了水面,接着第一次巨爆发生,然后是数十次,数百次的小规模爆炸,硝烟与黑色的烟尘迅速的笼罩了整艘航母。当烟尘逐渐散去的时候,航母已经被炸成了两截,舰部(大概占三分之一舰体长度)正在迅速下沉,舰艏高高的翘起,也开始缓缓沉入大海。弹药库殉爆,加上航空汽油泄露导致的闷炸彻底的让这艘航母完蛋了。

当杨勤凯带着四架还没有来得及投下炸弹的“翠鸟”转向“列克星敦”号的时候,围攻“列克星敦”号的十六架“翠鸟”中已经有十二架投下了炸弹,另外四架正在开始俯冲。跟在杨勤凯后面的四架“翠鸟”毫不迟疑的加入了投弹的行列,这是附近海面上最后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