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2/4页)

家。

“这是你们必须要尽快熟悉的东西。”纪晓宾将一个文件夹给了谈仁皓,“你们离开舰队这一年半,舰队里发生了一些变化。当然,这都是好的变化,现在不仅仅是萨季亭元帅全力支持我们的发展,连薛希岳首相都提高了对我们的重视。廖汉翔将军提出的要求基本上都得到了满足。当然,你们的位置也得到了提高。”

谈仁皓立即用纸巾擦干净了嘴。文件有三份,他给郝东觉与常荐新都各分了一份。接着,三个人都看了起来。这份文件就是第五舰队在这一年半来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所经历的重大事件的一份简报。

在谈仁皓他们离开舰队的头半年中,廖汉翔将军亲自主持了第五舰队与另外几支主要舰队的对抗演习。结果,每次演习都是以第五舰队的胜利而结束的。特别是在最后一次与第二舰队的对抗演习中,换装了“翠鸟”与“鱼鹰”两种轰炸机,并且完全归属于第五舰队指挥的第五航空联队给予了第二舰队毁灭性的“打击”。事实再次证明了第五舰队的强大打击实力,而萨季亭元帅也在这些演习的结果上做文章,强压海军中的极端保守注意份子,加强了对第五舰队的投入。

半年前,第五舰队改编为第五特混舰队。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上的变化,而是本质上的变化。在改编的同时,第五舰队获得了十二艘重型护航战舰,这其中包括了刚刚服役的大型巡洋舰“李靖”号。而舰队里的所有护航战舰都加强了防空火力。同时,三艘航母也返回了船厂,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改装。改装的主要内容就是拆除作用不大的130毫米高平两用炮,换装了12座两连装120毫米高射炮,并且加装了24门20毫米防空机关炮。改进的另外一个重点是采用了封闭式舰艏,并且将机库延长到了舰艏位置,增加了机库面积,机库的容量提高到了64架。加上飞行甲板的面积增加,战时最大载机量提高到了90架。

改编成特混舰队之后,第五舰队分成了两个舰艇群,一是航母打击群,包括了三艘航母,以及六艘反潜驱逐舰,二是护航群,包括了十二艘大型护航战舰,以及六艘反潜驱逐舰。两个舰艇群只是在行政管理上独立,仍然由廖汉翔将军统一指挥。伍显昱仍然担任舰队参谋长,纪晓宾在继续担任作战参谋的同时,还兼任了航空作战参谋长。

现在,廖汉翔已经是海军中将了,半年前获得的晋升。伍显昱肯定会很快成为少将舰队参谋长,这是提高第五舰队的位的一个重要人事晋升,因为其他各舰队的参谋长都是少将。毫无疑问的,纪晓宾上校也将很快成为准将,因为按照新的人事安排,航空作战参谋长的对等军衔就是准将。这些,都是喜讯。

第二卷 大战爆发 第二节 特混舰队(下)

三人被直接带到了“李靖”号大型巡洋舰上。这是第五特混舰队的新旗舰,其正式的型号是大型防空巡洋舰。该舰的满载排水量达到了17500吨,而且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预留舰队司令部的位置,所以指挥条件改善了很多。当然,要辨别旗舰的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看桅杆上的天线数量。

本来“李靖”号在设计的时候是按照重型巡洋舰的标准设计的。在《松江军备》条约实效之后,各列强海军战舰不再受到条约的限制,而在条约时期,各国的技术发展已经让老实战舰,以及“条约”战舰的性能无法满足新的战争需要了。因此,在条约实效前两年,几个主要的海军强国都开始了新式战舰的研制。重巡洋舰在海军中的地位是其他战舰所无法取代的,因此,研制重巡洋舰成为了一个重点与焦点。

帝国拿出的就是“李靖”级重巡洋舰。为了能够对付其他列强的同类战舰,在设计的时候,“李靖”号准备安装300毫米口径的主炮,而且战舰上的装甲防御要求完全是按照战列巡洋舰的标准制定的。当时,帝国海军正好开发出了大功率的动力系统,因此战舰在设计的时候,就被直接定为15000吨左右的排水量,这要比以往的重巡洋舰重了近六成。不过,就在“李靖”号开始栖装的时候,第五舰队证明了未来海战的主力方向,而当时帝国海军极为缺乏以防空为主要任务的战舰。

“李靖”号的设计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变动。其300毫米主炮被取消,换成了威力小很多的240毫米主炮,然后多装了几十门防空炮。另外,战舰上一些非重要部位的装甲也被取消了。结果,其标准排水量减少到了14000吨。在“李靖”号的主炮威力大大缩水的同时,其防空火力几乎超越了帝国海军的任何一艘战舰。也许,改装成为了防空战舰的“李靖”号干不过其他列强的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