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部分 (第1/4页)

么在到25年年底的时候,唐帝国就已经有至少1500万年轻男性被征召入伍。而在和平时期这1500万军人中,至少有1300万应该参加社会劳动,而不是去参军。如果算上在这期间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的部分的话,那么,唐帝国当时缺少的劳动力超过了2500万!这个劳动力的缺口是非常巨大的,而当时唯一能够补上这个缺口的就只有青壮年妇女了。

在工业生产效率无法迅速提高的情况下,要扩大产能,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生产规模,说明白一点,就是建造更多的矿山,工厂。而这就必须要扩大劳动力队伍。当一个国家进入了战争化状态后,工厂就是另外一个军营,所有的工厂都进行军事化管制,劳动时间延长,取消一切休假(只适当保留一部分,但也是在保证工厂不停止生产的情况下轮休)。而工业队伍就是另外一支“军队”,工人也需要培训,也需要掌握熟练的生产技能。说白了,军队在前面拼,工人在后面拼,没有工人制造出来的武器装备、弹药物资,军队拿什么在前线跟敌人作战?交战双方的工业规模都在迅速扩大,而在无法获得更多的男性劳动力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开始动员妇女参加生产劳动。早在21年底,唐帝国政府就颁发了《妇女劳动就业法》,当时这还是一份战时法律,而主要就是为了保障妇女在社会上的劳动地位。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唐帝国国内出现了众多的妇女劳动技能培训班,很多都是由地方政府直接组织的,经过了简单培训的妇女被补充到了各个岗位上。到25年底。参加工业劳动生产的帝国青壮年妇女已经达到了2000万,加上延长劳动时间、延迟退休时间,以及将最低劳动年龄降低到16岁等等办法,帝国的劳动力紧缺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而当时,帝国的工业总功力也才8000万左右,也就是说,帝国妇女已经成为了帝国劳动者大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同的,美国也在24年中期,也就是在其正式参战后不到半年的时候就公布了类似的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案。美国妇女也开始走出家门,加入到了社会劳动生产中去。其他的比如英国、德国等国,也都在纷纷鼓励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生产,以提高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而正是在大战期间内,大量妇女走出家门,参加了社会劳动生产,而且为了保障妇女的权益。各个国家都先后颁发了保护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因此在战后出现了“妇女解放运动”,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虽然有众多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生产,但是美国国内存在的劳力紧缺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从当时唐帝国所掌握的情报来看,美国的社会劳动力缺口大概有2300万左右,而且随着战争的深入这个缺口将继续扩大。而当时,美国动员的妇女、以及其他的劳动者只有大概1800万左右,存在500万的劳动力缺口。如果美国政府不拿出更好的解决办法的话,那么这个缺口很有可能继续扩大。这实际上就了美国的整体工业产能。就算美国政府在25年十月份的时候,第一个将劳动时间延长到了12个小时,并且取消了星期天之外的所有休假(随后还将周假期缩短到了半天),但这仍然不足以解决劳动力欠缺的问题。

也正是根据这个情况,唐帝国的情报部门做出了分析,在26年,美国的工业产能不会超过25年,至少不会再继续大幅度的提高,甚至有可能出现萎缩。这对唐帝国来说肯定是好事,而且在随后不久,也就是26年四月份的时候,帝国政府也将日劳动时间延长到了12小时、将周休假时间缩短到了一天半(之前是两天)。这样一来,帝国在26年的总劳动时间将增加大概一成左右,相对而言,工业产能也将提高一成左右。这样一来,双方的工业产能差距将被拉大。说直接点,唐帝国在这个时候还有进一步挖掘工业潜力的能力,而美国则已经到了极限状态。

一个国家的总体工业能力直接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第二次全球战争是世界上第一次完全依靠国家的工业实力来衡量战斗力的战争,战争拼的就是工业实力,拼的就是一个国家能够制造出来多少的武器弹药。也许,这个形容有点极端,可在战场上,工业力量决定战争能力却在每一个地方都表现了出来。也正是因为美国的工业潜力已经快要发挥到了极限,因此,美国海军的战斗力也就基本上到顶了。

在26年初的时候,美国海军在参战后的第三次大扩军开始,准确的说,是第三次大补充。从一月份到三月初,美国海军将陆续获得六艘舰队航母,十八艘重巡洋舰,二十四艘轻巡洋舰,以及四十余艘新式驱逐舰。这些战舰在服役之后都被编入了太平洋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