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2/4页)

。那马秀英虽然是郭家的义女,可惜不是真正的郭家人,到底跟咱不是一条心啊。”

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些话句句戳在郭天叙的心尖尖上,他气得面容扭曲,青筋暴凸。朱元璋的得势让他羡慕嫉妒,马秀英的绝情更让他怨愤不甘。他一厢情愿地认为他比朱元璋更早认识马秀英,他和马秀英才是青梅竹马,马秀英怎么可以负他嫁给朱元璋,这个女人太可恶!可越是这样,他的心理越不平衡,即使马秀英都嫁给朱元璋这么多年,他对马秀英的执念还不肯消散,甚至有时做梦都梦见朱元璋死了,马秀英哭哭凄凄像条狗一样匍匐在他脚边求他收留……

张天佑见他眼神漂浮,不知道在想什么,急忙咳嗽一声唤回他的神智,说道:“我觉得外人都靠不住,还得是咱郭家人才行,有一个真正的自己人在朱元璋身边做耳目,他有什么打算我们也能早日察觉。”

郭天叙的眼珠一转,“舅舅的意思是?”

“我瞧着朱元璋对郭惠似乎一直有情,郭惠也早该出嫁了,不如把她嫁给朱元璋……将来有什么事情发生,郭惠自然会帮衬着你这个亲大哥。”张天佑说得吞吞吐吐,害怕郭天叙一怒之下会跟他翻脸,毕竟这种利用出卖亲人的事是见不得光的。

岂料郭天叙居然慎重地点点头,“嗯,你说的有道理,把郭惠安插在朱元璋的身边方便我们掌握他的动向,顺便吹吹枕头风……好,就这么办!”

张天佑不知道,郭天叙已经利用过郭惠一次,对他来说,弟弟妹妹再亲不及权利亲,该利用的一定得利用。同时他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没有说出来,他要郭惠竭尽全力夺取朱元璋的宠爱,就算不能让朱元璋把马秀英休掉也要让马秀英饱受冷落,他心里不痛快,自然不愿意看到朱元璋和马秀英琴瑟和鸣。

说做就做,当天郭天叙就以探望母亲和妹妹的借口来到朱府。

马秀英并没有出面招呼,只是让丁管家把他直接带到大张氏、郭惠、郭芸新搬进的院子。

郭天叙来到小院,里面冷冷清清,除了几个眼熟的郭府仆人来问安,一个朱府的仆人都看不见,他诧异地看看丁管家。

丁管家恭恭敬敬地说道:“都元帅请。”便一句解释都没了。

郭天叙甩袖进屋,只见两个妹妹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大张氏坐在一旁唉声叹气。他不禁大怒,“马秀英是怎么回事,好歹我们也是她的娘家人,她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你们?我去找她评理去!”

郭惠未语泪先流,拉住他哀求道:“哥,别去……”

郭芸也露出怯怯的表情,颤抖道:“哥,我怕,我想回家……”

“谁欺负你们了?”郭天叙大吃一惊,两个妹妹的模样不像是被冷落这么简单。

“唉,我们这回是吃了暗亏还没地方说,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大张氏叹了口气,把前几天发生的“鬼敲门”事情说了一遍。

当时情况太混乱,大张氏没有搞清楚状况就替两个神志不清的女儿答应下来,同意马秀英的决定让郭惠、郭芸好生静养一段时间。结果从第二天开始,除了吃饭时间有人专门送来饭菜,平时一个朱府仆人都看不见了,端茶倒水都得她们带来的仆人动手。

大张氏越想越不对劲,等两个女儿恢复神智后细细追问,愈发觉得这件事太可疑。同在一个院子里,“鬼”为什么只敲女儿的门,不敲自己的门?联想到当天郭惠、郭芸还和郭宁莲掐架吵闹,郭宁莲跑到马秀英房间告状的情形,大张氏愈发肯定这事不是马秀英动的手脚就是郭宁莲搞的鬼。

但是当时府里上下都看得清清楚楚,马秀英是出事后才赶过来,又是请大夫又是安慰郭家姐妹,还让她们换新院子,该做的事都做了,明面上挑不出任何错。

现在大张氏和郭家姐妹纵然想明白其中的关节,但是能找谁说理去?反倒是马秀英占着一个理字,人家可是跟她们商量过,得到她们同意才把仆人都撤走让她们好生静养着呢!

郭天叙听完大张氏的话气愤不已,“发生这种事,你们怎么不派人通知我?”

“朱府的仆人我们指挥不动,幸亏我们自己身边还有几个婆子服侍,唉……”大张氏长吁短叹,当初马秀英在郭府寄人篱下,如今换成她们在朱府寄人篱下,这滋味真是没法形容。

大张氏把这档子委屈事细细讲出来,郭家姐妹早红了眼圈,郭惠拉着郭天叙的衣袖,“哥,我不想在这里住了,咱们回滁州吧。”

郭芸急忙点头,“嗯,嗯,我也不想在这里住了,这里有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