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4页)

有宝贝,兴奋不已,举着火把四处看。

可是结果显然没有让他们满意,几位致富庄的人很兴奋地举起火把,看到上面的字迹之后,只得沮丧地放下火把。因为上面没有机关密室开关,没有让人神往的武功秘籍,更没有让人心动的珍宝,只有一行行他们看不懂的文字。

这些文字的由来,据说是几十年前一帮忧国忧民的大学老师刻上的,当时日军发动了一场很严重的空袭轰炸。空中无数炮弹横飞,地上土木飞溅,飞虎队的同盟军想尽各色战略和办法拦截和攻击疯狂的日军,力保躲藏在洞中的无辜百姓,其中有孩童、有妇女、有老人、有伤残的兵士,有农民、有工人、有老师等知识分子。虽然飞虎队把日军赶走了,轰炸却把洞口给堵住了。幸好他们把食物带进了洞中,在挖掘土石寻求出洞的日子里,因为有了知识分子和勤劳百姓的存在,而使一切变得富有条理。勤劳的人们挖掘,有知识的人们凭借优良的记忆把经典刻在石壁上,教导幸存的孩子,让他们免于陷入愚昧。随后重建家园的日子里,即便有穿着怪异服装在他们面前,倾听他们的苦楚,虔诚地说主可以解救你,每句总以“阿门”结束,有很多人选择皈依基督,也没有完全改变他们的内心。因为墙壁上刻得不是别的,而是中华独有的东西:洞口处刻着厚实的“儒”字和《论语》选句、西墙壁刻着飘逸的“道”字和老庄选句、南石壁刻着温婉的“墨”字和《墨子》选句、北墙壁刻着刚峻的“法”字和韩非选句,在石壁的顶端刻着带有乾卦的“天”字,地上刻着带有坤卦的“地”字。

字迹和图样在火把的照耀下,显现得更多,除了那六个大字之外,还有很多细小的题诗、图画、字样。孔爷爷戴起老花镜,当做宝贵的感性材料细细研究。壁上题字有古朴的纳西文化概要记录,有极富危机警示的《瀛海图志》,以及失意者无聊的题诗。

大家把手上的火把集中在一起,顿时整个岩洞就光明无比,诸多字样和图形很清晰地显现出来。晗子和爷爷号召大家,在岩洞的四方安坐着,在天地之间,静静接受来着上下东西南北的教导。

虽然古旧的岩壁黯然斑驳相间,流水的阴暗角落长着很浓密的地衣苔藓,时不时还有爬山虎和蜥蜴自由地爬行,但是极富纹理和美感的石壁和文字显然更能吸引大家的兴趣。不过时时滴漏的水声却让大家一致地向洞顶看去:那是一处天眼,上面缓缓流动着溪水,通过这小孔渗入。

“那是一处天窗!”富有观察力的诗科首先发现原来那是在顶上开着的一座窗子。

大家齐齐看去,先前只听过“打开天窗说亮话”,没想到现实中还真有这种窗子,于是不得不惊叹自然的精妙。晗子想尽办法登上洞顶,用了一些工具把那处天窗打开,瞬时天上的光明就照耀进来,这新进的光芒进入岩洞,照耀着那些富有纹理的石壁,顿时引发无限遐想,好似《美丽心灵》中阳光照耀领带纹理引发纳什神奇的数学遐想。

这天窗一打开,除了引发了大家的遐想,更重要的是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这种魔力让人们真的“说亮话”、说真话、流露真情感。孔爷爷面对这色彩斑斓的光芒,竟然打破安静,放声大哭,哭声感染着每一个人,全然失去了智者和稳重知识分子的形象。孔爷爷断断续续地说,三十多年前,这岩洞俨然监狱,难见光明,自己和朋友们在黑暗中遭难十年,终于在一个光明的日子,天顶射进一束光明,大家看着这如珍宝的金线,当时,所有人都抑制不住内心复杂的情感,对着光明,如孩童那般放声大哭。

大家听着,那时,世界只剩下一个静字。

大家在岩洞中找到了“*”的证据,发现了几封支离破碎的思想改造日志和反省书,还有很多*斗士的题诗,其中不乏坚强和乐观主义者,看后让人信心倍起。而这些诗被理想主义者晗子读到,“冰墙冷地毒蜥蜴,谩骂批斗挂罪名。十年漫长黑暗日,一束金黄照天明!”顿时,想起了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信心满满,于是信手在地上画了一幅地球图,其潇洒程度不亚于《英雄》中梁朝伟在沙上题字。

画完之后,学着地图的通用模式,写上“立足中国,放眼全球”。

“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大家请看,这是世界地图!中国在这里,伟大的中国在这里,雄鸡高鸣!”

没想到这话一说,善于学习万物鸣叫的诗科竟然跳上一颗石头,双手做喇叭状,学着早上打鸣的公鸡叫了起来,学的极像,底气也足,使那些快要睡着的拜金主义者立马从睡梦中醒来。

大家听到这极其形象的“雄鸡高鸣”,顿时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