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2/4页)

印公路。

八莫为丘陵沼泽地带。密支那失守后,日军由缅南紧急抽调第2师团赶赴南坎,并以原搜索联队为基干,附加联队第2大队全部,野山炮1大队,18师团55联队第2大队和战车10辆,编成1个支队,由原好三大佐指挥,称为原支队,驰赴八莫守备。

8月13日,原支队抵达八莫市区,赶筑工事,并以1大队兵力进驻苗提、拉龙公路及公路两侧山地。在八莫市区,日军利用湖沼交错的地形,背靠伊洛瓦底江,构筑了东、北、南、中心四大据点,各据点之间设若干小据点和火力点,彼此支援。阵地外围遍设地雷、壕沟及铁丝网。阵地内,日军积聚了大量弹药粮草,准备作长期困兽之斗。在主阵地外围,日军还遍设警戒阵地,掩护部多数是用10-15层直径1尺的圆木为盖,即使被15厘米重炮击中,也不会被摧毁。为了固守八莫及附近地区,日军共部署总兵力5000多人。

10月中旬,缅甸雨季即将结束,中国驻印军及英美联军发起缅北会战第二期攻势。新1军进攻八莫,新6军的新22师进攻税古,威胁八莫日军侧背。第50师开赴和平、梦英、毛卢附近,警戒缅北铁道走廊。英军第36师进攻卡萨。盟军准备一举收复八莫、南坎,把日军赶出缅北。

二突破太平江

10月15日,新1军在密支那誓师南下。10月21日,新38师以主力沿密支那至八莫公路南进,并以一部由左翼沿山路攻击前进。

新38师主力部队击破沿途日军阻击后,于10月27日进抵太平江北岸两英里的色特,左翼部队进抵亚鲁本。新1军按照既定计划,令新38师主力迅速攻占太平江右岸的苗提,并在苗提附近渡过太平江,攻击八莫。左翼在太平江上游铁索桥渡江,攻击新兰巴卡,从东面策应主力渡江。新30师主力向那龙至丹邦阳之间地区推进。

苗提为一高地小镇,可俯视整个太平江三角地带。经过美空军的轰炸,建筑物多数都被毁坏了'注:《中印公路是怎样打通的》大公报文集第179页。'。新38师主力在击败苗提附近1中队日军后,于10月29日黄昏一鼓作气攻占苗提,占领太平江北岸正面全线。

太平江宽250多米,水流急湍。日军在南岸选择要地,预筑工事,以强大火力,控制各渡口。为了阻止中国军队过江,日军还先行破坏了所有船只。孙立人军长认为太平江北岸地形平坦开阔,受敌瞰制。于是决定变更部署,将新38师主力秘密转移到左翼,由先头部队抢占的铁索桥过太平江,然后迂回包围敌军。

11月6日,新38师主力一举袭占新兰巴卡。此后,师主力迅速攻占莫马克以北至苗提间公路东侧敌军据点,威胁据守太平江南岸之敌。当天半夜,新38师主力向南岸守敌发动攻击,担任正面攻击的部队与主力部队相互呼应,在庙提附近以部分兵力实施偷渡,占领有利地形后,掩护部队过江。11月9日,新38师全部渡过太平江,八莫城直接暴露在我驻印军面前。

三攻克八莫

新38师渡过太平江以后,立即围攻日军据守的莫马克据点。同时,以一团兵力,沿小路前进,攻击曼西,以便切断八莫至南坎的公路,阻止日军的增援。

11月14日,驻印军切断了八莫至南坎公路,日军失去了唯一的援助生命线。于是,部分曼西日军北上反攻,企图重新打通运输线。日军的反扑,受到新38师前后夹击,经过3天激战,远征军攻占曼西,使八莫日军固守待援的企图完全落空。19日,新1军经过5天激战,全歼莫马克日军。八莫完全成为一座孤城,陷入我驻印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11月31日,中国驻印军攻击八莫的战斗打响了。为了配合盟军的轰炸,新38师集中所有大小火炮猛轰八莫,以主力逐步缩小包围圈。日军拼死顽抗,寸土必争,集中所有火炮和坦克,不断发动疯狂反扑,战斗异常激烈。日军虽然凭借坚固阵地和严密的火力网负隅顽抗,但在新38师的坚决攻击下,经过反复的白刃冲杀,阵地不断缩小。激战至12月14日,新38师已攻占城北日军最坚固的据点老炮台、监狱、宪兵营房等地,并且以精兵直接冲击日军心脏,击毙了日军守城司令官原好三大佐,摧毁日军防御机构。新38师乘此良机连夜向日军残存的个别据点发动总攻,经过一夜激战,攻克城内日军残存全部据点。残敌向南溃逃,又被驻印军城南攻击部队以密集火器和手榴弹大量杀伤,除少数乘黑夜泅水逃跑外,其余悉数就歼。日军的伤病员,集中以手榴弹自杀。12月15日中午12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