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页)

,暂记下此节,命你立即押着那前来报事的人回去传令——立即停止一切私刑举措,违者军法从事。”说完执笔疾书写成一纸手令,叫进小吏命其立即持令传达。同时再传命令,调五名长于金创军医携医药前往囚虏营诊治伤病。

“乱世当前,行诸于重典。古来皆然。将军如今总领一地民生,何需为一群囚虏贱命劳心费神。”在旁说话的是一名年纪约在而立之年的文职胥吏,服色约在从七品,容颜倒也干净。

沈赫洒然抖开折扇缓缓扇着“此言差矣。世间生灵皆得于天地造化,并无贵贱分别。何况安远一地历经战祸,人心思安。目下以安心养民为重,肆意亵辱病弱囚虏,非仁者之为;更会因此迫得被俘人员集结再生哗变。如此下去冤冤相报没结没完。本座只四下平乱压服就足以身心疲惫,还何谈休息民生。看足下系圣人门生,当记得‘民为重君为轻’的古训。民心不稳祸延国本。国有重典施与大奸大恶,绝不该加注于妇孺病弱安善良民。方是身为一方父母官代天牧守的道理。”

胥吏闻言向上一揖到地“卑职谨受教。”

数月后,先有八百里加急驿马传来急报:叶茂押解俘虏进京途中遇袭。幸有叶、邓二人之前做好防护,劫牢偷袭之人受挫;索性以重箭强弓将英琮及其旗下几名重要大臣射死。最是不利处在于,偷袭主谋趁乱盗走了西恒朝廷象征王权军权在握的金鹏大纛旗。随后驿马再传皇帝圣旨,明令沈赫暂领安远总镇之职,待擢选干吏到任再行交割回京。如此,安远总镇虽名为代职,却也名正言顺坐镇一方。随之,又与奉节结成遥相呼应防守之势。

“长相知不相疑。卿莫负朕厚望。关山阻隔不断通心相知,卿家善自珍重。”此为圣旨之下皇帝亲笔附信。读来令沈赫心潮起伏。感君圣恩,日后于政务上,沈赫更加不敢懈怠马虎。安远总镇府衙书房,灯烛长明亦是常事。

修固城防,收捡骸骨防疫,调拨粮备,平易盐铁物值,征调民夫,补充兵员,抚恤孤寡······哪一桩都是当务之急,哪一桩不要亲历监审。身为一方大员,这个职位比之旁人重了百倍还多,唯恨不能多生出两只手来。

和子备好膳食回头,见沈赫已经支颐而眠。若不是担心主子经常空腹入眠伤了脾胃,实在不忍叫醒。正犹豫间,啪的一声灯花爆响,不偏不倚落在沈赫手背上,立时将其烫醒。和子抢步上前查看伤痛,后又好说歹说吧沈赫架到内室用餐。一面着手准备梳洗用水,一面说话打岔防止沈赫睡到在饭桌上。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和子吊着嗓子,学着日前听来的歌谣。那是他向万莹所居宅院送衣食药物时,听到万莹守护慕超入睡吟唱的。在和子眼中,万家小姐是神仙下凡般的人儿,神仙般的容貌,连声音也是天音一样悦耳动听。

沈赫放下碗筷,捧过茶盏笑答:“此为春秋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所作《橘颂》,流传甚广。现下南朝逢端午节,便是起于初始纪念这位忧国忧民的先贤。但将此文谱曲作为摇篮曲倒不多见。”

“小的在京城时也听过类似摇篮曲,却都不如万家小姐唱的这曲好听······”忽然意识到失言,和子恨不得咬掉舌头;假装切齿往自己脸上拍了一巴掌。沈赫无奈的苦笑一下,假意嗔怪道:“你这狗头总是这么嘴比脑子快,仔细将来近拔舌地狱。”

“奴才还没服侍爷拜相封侯,哪敢先去自顾躲清闲?”——“住口!”沈赫的断喝唬得和子一抖,双腿一软伏倒在地。沈赫沉住气克制半晌沉着声音令他退下。心中暗悔自己是太累了,竟至为着些许小事发作,实在没道理。和子不过为逗他开心,怎会知道主子心中那团阴影的起源。‘封侯’与如今的沈赫言,是既成之事;‘拜相’却是他无论如何不像触碰的。朝中多少人羡慕他幸为护国相王的爱徒,得真传最多;却不知他也是见到最多的,云徵于背人处流露出孤寂之情。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云徵一生岁不似“弟子三千大贤七十二”,也是桃李满门。而沈赫于其临终前听到最多的话是:“时刻记得君臣授受务必有度。伴君胜过伴虎”······“赫,你心性善良;若非用非常之法,未必压得住那种种凶险。但是,沈郎不慈,朝中又何存审慎。曲高和寡,自古如是矣······”

西恒国主英琮先于献俘报捷,便死于劫杀未遂,西恒王旗遗失,尤其是终使平定西恒大捷留下白璧藏瑕之憾。朔宁侯沈赫夺情请缨,亲率骑军奔袭,功成之后又大义让功于胁从将领,以及其后总揽战后民生休息的事迹,后来居上成为庙堂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