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部分 (第1/4页)

彩撬婕荩�⑺嬷鄞����

这艘临时指挥的旗舰上,五层乃是警戒嘹望之地,四层是李重九嫔妃住宿的地方,至于三层则是李重九与众大臣们商议作战的地方。

至于二层,一层则是,船上三百侍卫。以及水手驻守之地。

三层甲板外,视野通透,望去岸边都是正源源不断从后方进发赵军骑兵部队。而船底下的河水已是转为土黄色,显然已是进入黄河流域。

李重九将目光从远处收回到了船舱内,但见姬川,张玄素。虞世南三名中书侍郎,正在将风闻司。赵军前线,各方面送来的消息汇总分析。而十几名幕僚在绘制地图。将随时各军进行,兵马分布,粮草囤积之地,都是在沙盘上仔细绘出。

至于六名中书舍人,这一次全部前来侍驾,如薛德音,王博等中书舍人,自是作为奉诏之用,书写公文,令由诏制所出。整个作战中心里,众人安静,有序工作,只有听到公文翻动,一下下声响。

有这么多人操劳,其实李重九才是清闲,一般的事情有姬川,张玄素,虞世南这样优秀的幕僚团,都可以替自己拿决策的。所以李重九也就乐得清闲,大部分时间则是坐在那里闭目养神。

当然房间里面还有一个人却是不知道如何自处,这就是李重九秘密指定的太子李鹰。李重九这一次带李鹰前来,自也是让他长见识的意思。自己对李鹰虽多加锻炼,但是李鹰自幼还是深宫中。李重九可不想让他在女人堆里长大,所以这一次就带着李鹰来见识。

但兵法谋略这些,还有一些听起来如同天书一般的情报消息,对于不过十岁的李鹰而言哪里听得懂。开始一天,李鹰坐立不安,坐在小板凳上备受煎熬。李重九也不去管他,看他下面怎么办。

可第二天之后,李重九却发觉李鹰,对沙盘地图特别感兴趣。

这沙盘地图是包揽关中,河内,河西,川蜀四个部分,位置极大,差不多有四个台球桌那么大。上面按照比例堆砌起的山川河流,重要城镇,以及兵力布防。

李鹰看到这些后,整个人都呆呆盯在那,并看着李重九的幕僚团,在沙盘上作业,将兵马一处一处的推移。

李重九看了上前问李鹰:“看得懂吗?”

李鹰手指着地图道:“长安,我知道,师父有告诉我,这是李唐的国都,还有洛阳,这是我们大赵的陪都。其他的,我都不认识了。”

李重九听了笑着点点头,手指地图上中央隆起的山脉道:“你认得这些已是不错了,你看这是秦岭,秦岭往南是川蜀,天府之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往北则是八百里秦川,这里关河四塞,就是当年周文王凤鸣岐山之地,秦国的咸阳,刘邦奠定霸业之基!”

说到这里李重九指着地图上的,中央分割的河流道:“秦川往西则是河源,就是黄河源头,你看这黄河从西至东,如一条衣带,贯穿我华夏之衣襟。这山川之美竟如斯也!”

李鹰听李重九之言,不由要伸手抚摸着沙盘,幕僚生怕李鹰弄乱他们的心血,但又不好发言。

李重九笑着握起李鹰的手道:“你摸什么?”

李鹰抬起头看向李重九道:“父皇,我听你这么说,想这天下,仿佛就在沙盘一地之上,方寸之间一般,最后在我的脑海中出现。而这兵马调度,有好比平日下棋时,棋盘上一颗颗棋子。师父曾经和我说过,父皇以天下为棋,大概就是如此吧!”

李重九听了赞许的点点头,李鹰的悟性不错,没有白费了自己这一番说辞。

李重九笑了笑,当下不再说什么。接下来李鹰就看着这沙盘,然后就似懂非懂地听着李重九和幕僚们商讨这一次伐唐之事。

而这一次攻伐李唐,大的战略经过一年的准备,早就是构想好了。对于如何进兵,李世民如何应对,都作了三四重的对策。(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七章 当世虎将

船舱之内,微风吹来。战舰继续在黄河上行进。

李重九坐在指挥中心内,手里捏着是张玄素,姬川,虞世南他们辛苦数个月得来的文案。

在大赵进攻之前,赵国大臣们对李世民的军略作了详细的分析。李世民确实是这个时代第一流的用兵大师。此人军略虽不能说当世无出其右,但是能及得上他的人不多。

再加上有着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帮助,以及历史上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李世民的幕僚团也是相当的强大。所以这一次用兵,如何和李世民周旋,也是成了赵国幕僚团所考虑的范畴。相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