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到底是谁,怎么了?”朱元璋耐不住了。

胡惟庸觉得正是火候,正好报复刘基。他奏道,据刑部尚书吴云称,刘基不是懂阴阳八卦和相术吗?他走遍浙西山山水水,在谈洋那地方看中了一块坟田,据说是龙脉,谁的先人埋进去,定会当皇帝。

朱元璋脸立刻拉长了,玉束带也立刻耷拉到了肚皮下,他问:“有这样的事?”

胡惟庸说,不止这些。那块地是有主的,刘基想买,人家不肯卖,刘伯温便指使他独生子刘琏勾结巡检,把人家驱逐出境,强占了那块宝地。

朱元璋大怒道,仗势欺凌百姓,已经是十恶不赦,私买帝王之坟田,这是大逆之罪。对谋逆的话题,朱元璋不可能冷静,他谕令马上派人把刘基父子抓来京师问罪。

胡惟庸假惺惺地说:“他毕竟是皇上奉为上宾的人,是不是削了封爵、夺回封地就行了?”

朱元璋说:“朕对他够敬重的了,他尚且如此,岂可宽恕?我养子朱文正又怎么样?”

胡惟庸不禁面呈得意之色。

朱元璋不光重视黎民百姓说什么,犯官本人和朝野的动态,他也是必须了如指掌的。

示众的三天期限过去了,李存义代表李善长前来慰问陆仲亨。

陆仲亨半卧太妃榻上,对来探访的李存义说:“劳你和李丞相惦念着,这次可是丢尽了脸面了,明天还得启程去陕西代县捕盗。”他不禁一阵阵苦笑。

李存义很替他抱不平,到一个县里去捕盗?这是县令手下的捕快们干的差事。

陆仲亨明白,这种花样翻新的惩罚,皇上是存心羞辱他,这比杖一百军棍都叫人受不了。

李存义说,李善长叫他捎话给他,千万要忍着点,不可有半点不满之言漏出去。

陆仲亨点头,他岂不明白!

这时管家来报:“胡丞相来了。”

陆仲亨说:“怎么好惊动他?若不是他派人送水给我们,不站死也渴死了。”

李存义说胡丞相为人宽厚,善解人意,杨宪抄家那次,胡惟庸放了家人一马,眼看着杨希圣携带珠宝出去,也装看不见。

“这你可别乱说呀,”陆仲亨说,“谁告诉你的?”

“杨希圣本人啊,他对胡丞相感激涕零啊。”李存义说。

陆仲亨召来管家叫他大开中门,他亲自出迎丞相。管家出去后,陆仲亨对李存义说:“你在这儿不好吧?是不是回避一下?”

李存义笑着说不用回避,他们是莫逆之交。

“是吗?”陆仲亨反倒有几分奇怪了,他一边更衣一边说,胡惟庸这人挺大度,李善长复出,他并没表示什么不满。这本来是对他的相权的一个制约啊,傻子都看得出来。

李存义说他哥哥早对胡惟庸表白了,绝不越雷池半步。他说自己不过是虚衔而已,因为这个,胡丞相也非常感激李善长,如果李善长认真地与他较劲,他那丞相还有法当吗?

陆仲亨说他哥哥聪明,太太平平地当这个荣誉官,要什么有什么多自在呀,谁也不得罪,什么好处都不少。

李存义催他:“快走吧,再呆一会儿,丞相都到门口了。”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朱元璋视野之内。第二天上朝前,云奇就来向朱元璋报告了,除了李存义和胡惟庸而外,还有陈宁等人去了陆仲亨家,都带着礼物。

“费聚那儿没人去吗?”朱元璋问。

“胡丞相也去了。”云奇说他是从陆侯家出来又到费侯家去的。

朱元璋冷笑道:“他够累的了。”他不禁走到屏风后面,那里有一张写满官员名字的图表,以胡惟庸为中心,连线连到了李善长、李存义、吴云、杨希圣、陈宁等多人,现在朱元璋又在陆仲亨、费聚之间连上了一条线。

他走回到御座时,云奇又奏报,上次他只报胡丞相派人去给陆仲亨他二人送水,忘了说李存义,他也送过水。

朱元璋冷着脸说:“朕当恶人,他们一个个跳出来当好人。”

达兰叫侍女提着吃的、用的几大包,大摇大摆地走着。迎面碰到了马秀英。达兰立刻垂手退到路旁,叫了声:“娘娘早。”

马秀英问她大包小裹的,这是去干什么呀?

达兰说皇上叫她给打入冷宫的楚方玉送去。

“你知道这事?”马秀英十分惊讶,但很快恢复了正常,警告她知道了也别声张,这楚方玉住的地方不能称为冷宫,她没有名分。她只是个犯了过失的女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