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增加你们英国的贸易份额?还有这一条,以后如果你们英国的商人在我们大清国的疆域之内犯了事,必须交由你们来审判!你觉得可能吗。”梁鹏飞大笑了起来,他的身后边,有几位懂得英语的手下也不由得都露出了轻蔑的表情,那样子,仿佛英国人的举动不过是一个矮挫子妄想爬到大象的背上去耍大刀。

“这属于国际惯例,梁将军。”这个时候,正在挠着假发之下发痒的头皮的斯当东站了出来,身为东印度公司常驻于澳门的重要职员,他的耳目可是要灵通得多。“您既然精通我们的语言,想必也应该知晓一些我们欧罗巴洲的历史,请您相信我,这个要求,在我们欧洲属于是外交惯例。”

作为东印度公司手下最大的鸦片走私商夏尔卡在去年,在广东沿海被清国军队连人带货一路全给抄个干净,夏尔卡连同手下一共数百人居然无一生还,全部被处死,货物被没收得一干二净。

要知道,欧洲的货物在清国是很难有销路的,而英国的贵族与平民对于东方的丝绸、茶叶以及那瓷器的疯狂执迷,使得英国对清国的贸易逆差逐年递增,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东印度公司在发现鸦片走私有利可图之后,在高层的默许甚至是暗示下,早在数年之前开始在印度种植鸦片以向中国走私。

就是想要通过鸦片这种毒品,来扳回两国之间的贸易差额,虽然清国明令禁止此物,不过,与清国官吏打了很多年交道的东印度公司却很清楚这纸禁令在那些清国的贪官眼里,不过是一纸空文。

不过,他们还是不敢太过触怒这个庞大的帝国,悄悄地通过走私的渠道来打开市场,而这两年,鸦片贸易获得的利润已然引起了东印度高层的重视,所以,鸦片在东印度公司对清国的贸易中已经占了不小的比重,但是,仍旧是通过走私渠道进入。

而那位夏尔卡,就是从一开始就从事鸦片贸易的老手,多年的走私贸易,已经使得他能够轻易地通过走私渠道将鸦片输入清国境内,正是因为如此,东印度公司才会全力地支持这位颇得东印度公司高层信赖的走私大亨。

可谁又能想到,就在去年鸦片获得了空前丰收的去年,夏尔卡几乎一次性地刮走了所有的鸦片前往清国,结果,人没了,货物也没了,使得东印度公司光是在鸦片上的损失就达到百多万英镑。

暗中替东印度公司走私鸦片的夏尔卡一行没有人能活下来这个消息传回了印度之后,东印度公司的高层几乎被这个消息给惊呆了,接着便是愤怒,要不是其中还有几个人,其中包括斯当东等人的极力反对,说不定就在去年,东印度公司就有可能会派出那只由印度斯坦号为旗舰的大英帝国驻印度支那舰队开向广州。

可是,虽然斯当东等人的努力让东印度公司暂时平熄了怒火,可是,对于清国的不满却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共识。而就在快年末的时候,英国从广州十三行手中购得的贸易份额突然之间被削减了两成半,这让他在吃惊之于,也感到不满,可是,几次代表那些从属于东印度公司的港脚商人的利益,斯当东找到了叶上林与潘有度,两人给他的答案显得很是一致,贸易份额的多寡,与那些其他欧洲国家的商人出价高低有着关系。

虽然斯当东愿意出同等的价格,甚至是稍稍高出一些的价格来获得这些被那些国家给瓜分去的贸易份额,可是,两人却不愿意,而是以已经签约,无法更改为由,婉拒了斯当东的要求。

这让斯当东十分的不满,可是,他又没有任何的办法,虽然贸易份额的减少的时日尚短,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这足以使得东印度公司的高层再次地警惕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奉了国王王陛下与议会的命令前往东方的马戛尔尼来到了印度,斯当东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在他及东印度公司的请求之下,为了帝国的利益,马戛尔尼决定再把东印度公司的要求给添进了国书之中。

梁鹏飞伸出了一根手指头,冲斯当东与马戛尔尼晃了晃。“很遗憾,这里是东方,祝你们好运。这是我想告诉你们的。”梁鹏飞说了这么一句轻飘飘的话之后,就把那份国书交还给了马戛尔尼。

有些发愣的马戛尔尼把国书接了过去,却有些不太明白梁鹏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而旁边的斯当东用法语向他解释道:“伯爵先生,不必担心,东方人说话就喜欢这样故作高深莫测,经常让人摸不着头脑。”

马戛尔尼虽然心里边仍旧有许多的疑问,但是这个时候还是决定抛开,否则,当着对方的面用对方不懂的语言自顾自的交谈,这是一种相当不礼貌的行为,他可不想惹怒这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