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廉国公微微睁眼:“往后走几步”

凝萱依言往后退了半步,廉国公双目全开,不悦的一紧眉:“再往后些”

再往后可就出了露台,人必定是要从高坡上滚下去,也许是为了赏戏时视野方便,正对着戏台子的这一侧没安什么汉白玉的雕栏,一脚踏空,凝萱可就得偷乐了,说不能还能阴差阳错的回现世继续“享福”。

凝萱背对着湖面,看了看廉国公,然后在心里小心的计算着,一步一步往后挪,却并不看脚下一眼,哪怕是稍稍的窥视。

廉国公眼睛里闪现一丝赞赏,然后全部注意力就盯在凝萱仍旧端着那只小小的水晶缸上,这丫头的手丝毫不抖,倒是个人物凝萱却在暗地里不断咒骂:简直就是拿小命在赌,一家子黑心肠……凝萱暗暗补了一句,除了他们家三哥。

脚后跟感觉到微微的异样,凝萱忙停下步子,右脚试探的压住了露台的底线,一半脚踩在地上,另一半全然悬空。

廉国公虽然没说话,但是早将凝萱的动作收纳眼帘。小丫头有几分的胆识,换了一般年纪的女孩子,只怕早就呼天抢地的瘫在地上,五丫头的反映确实出乎自己的意料。

明白什么时候守拙,明白什么时候展翅,这样的女孩子讨得廉国公的喜欢并不难理解,他一扫刚刚的不悦,面露和蔼之色:“端着的是什么?”

“回祖父的话,是凝萱给您剥的荔枝果儿。”凝萱说着话,脚下未动分毫。廉国公笑着招手:“真是个倔强的丫头,倒是和你祖母有几分的相似。既然是送我的,便端来吧”

廉国公的无心之言,听在凝萱耳中顿时有了异样的滋味,她和祖母很像?

说的应该不会是欢喜堂里的老太太可惜宋嬷嬷从未在自己面前再提及过三老爷的生母,否则自己还能从廉国公的语气中听出点什么。

廉国公当着凝萱的面捻了一个含在口中,荔枝肉几乎是入口即化,老国公笑道:“托赖了孙女的福,荔枝的味道特别的好洪昌啊……”洪大管事忙从书斋内走了出来:“老太爷您有吩咐。”

廉国公一点凝萱:“五丫头是个好孩子,自己没舍得吃一颗,我这个做祖父的可不能小气,稍后把今儿得的那筐荔枝都给紫藤苑送过去。”

洪大管事并不说东西少,也不讲事情为难,单单笑道:“老太爷难道忘了,五姑娘早就搬进了小桃坞。”

廉国公样似恍然:“那岂不是和二丫头住了一个地方?谁做的安排?”廉国公没等洪大管事回话,便自顾自的皱眉道:“必定又是老大媳妇的主意她眼界也就小桃坞那么大点的地方,”廉国公忽的低声嘀咕了两句什么,凝萱听的并不真切,想必不是夸赞大夫人的话。

廉国公将一身素服的凝萱上下打量个遍,总觉不满意的说道:“你虽守孝,但也不该穿的太过朴素,祖父叫了二夫人明日带你去街上的成衣局做两套新衣裳,年纪轻轻的小丫头,莫要落得个暮气沉沉。”

洪大管事趁机赔笑道:“老太爷这样大方,何不一朝到底,再给五姑娘定制几套像样的首饰”

凝萱忙慌慌张张的摆手:“不敢当祖父这样贵重的礼物,只两件衣裳便足矣”

凝萱虽然是个“外乡客”,不过有些事儿还是知道的,像他们这样大富之家,成衣局也好,绣坊也罢,完全可以将其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老太爷的殷勤……似乎透着几分目的性,只是凝萱一时间还抓不到脉络

第四十七章 当年

魏家老太爷廉国公年轻的时候就是个了不得的厉害人物,他虽是嫡出,但并不占据长子这个封号,上面还有两个胞兄,不过是个小小的次子,爵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的头上。偏偏三兄弟的生母早逝,先国公爷娶了继室,填房夫人进门一年便怀上了骨肉,而且据说这位夫人的品行不大好,拈酸吃醋,先国公爷年迈,面对娇妻,很是宠溺。

如今正这位廉国公十五岁那年,他大哥在到靖州军营历练的时候不幸罹难,魏家人在靖州找了整整一个月,也没寻到嫡长子的尸身。

靖州紧临敌国北齐的重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魏家以武起家,多年不得重用,先国公爷一心希冀能在儿孙手里将魏家重新崛起,所以将刚娶妻的长子发配到了靖州做校尉。先国公爷当时从没产生更换继承人的念头。

直到长子意外丧生,继室才开始动歪心思。

挡在前面的劲敌自然就是魏家二爷,原配嫡子,填房小儿子,两者之间在廉国府搅起的腥风血雨,明争暗斗说出来只会叫人瞠目结舌。在众人将全部焦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