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难舒,自己此刻在三界之内笑傲恣纵,但若到了圣人面前,仍是宛如蹒跚学步的孩童,还是不够看的。

见李基有些出神,且脸色不对,赤雪轻声问道,“老师?”

李基似是从梦中醒来一般,恍然而觉,“哦,没事了,为师心中自有计较。你们就先下去吧。”

三人依言而退,只剩李基呆呆的坐在大殿玉椅上,出神的望着殿外的舒卷白云,双眼怔怔,却空无一物,没有焦点。

不过几日。三清又自汇集紫霄宫,第二次商议封神之事。元始天尊依旧咬定不放,通天教主也是依旧气势汹汹。老子门下只玄都师一人,两人自然知晓,何况上次两圣相斗,都已然见过老子的法力,确实高深,尤甚其余圣人一筹,是以不好向老子发难,总不成让人家三清之首的大师兄满门尽灭吧。

二次封神,依旧是不欢而散。

从紫霄宫回来后,元始天尊闭目坐在玉虚宫上沉思,此次封神乃是自己门下惹起,若要保全,自然需要自己那位师弟做些贡献了,然而这样做,毕竟是师出无名,要想得逞,还得是需要大师兄的支持啊。

想到这里,元始天尊一磕八宝云光床,长身而起,唤上白鹤童子,乘四不像往玄都天八景宫而去。

此时洪荒之上,元始天尊居于昆仑,通天住金鳌岛,接引道人坐镇西方极乐雷音,都在洪荒尘世之上。而另外三位圣人,却都是在混沌中开辟天地,老子有玄都天,准提有灵台方寸山,女娲却是在娲皇宫。

元始天尊驱使四不像穿行于无边无际的混沌之中,迷蒙一片,跨越了不知多远的距离,然后眼前一亮,凭空出现了一个世界,正是玄都天。

早有童子看见元始天尊,一个进去通报,另一个迎了出来,迎出来的这个却是老子的看门童子银角,乃是老子点化的一只小妖得道,甚为乖巧,一路引着元始天尊进了玄都天,穿行过,一路上只见群山秀丽,物景清奇,飞瀑流泉,宛如碎玉而成,好多出广崖,丹石突出,水帘飞垂下来,一派的清幽闲散,让人心情舒畅,无忧无怖,完全的敞开心胸。

元始天尊也是第一次来到这玄都天,看罢之后暗暗点头,此处不像天庭那般光彩绚丽,亿万阁楼殿宇林立如山,也不似自己的昆仑山雄伟壮丽,连绵无涯,却隐隐近乎于鸿钧的紫霄宫,万物自然,简约素净。

不多时便来至八景宫外,将四不像交由白鹤童儿牵着,随银角往别处而去,元始天尊径自进了殿内。

见了元始进来,老子暗地长叹一口气,起身迎到,“师弟来了,坐吧。”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封神三商

沉吟片刻之后,元始天尊见老子默然无声,要跟师兄联合算计师弟,终是不够正大光明,心中发虚,便打破沉默,“师兄对这次封神之事怎么看?”

老子叹了一口气,“师弟有话直说便是。”

元始没来由的为之一振,“道祖既然曾言,三教之内根行浅薄者当有封神之厄,应入神道,入天庭未神,以供驱策。你我两教门下弟子都是道德高隆之士,根行深厚,功行圆满,理当得脱此祸。况有一二浅薄之辈,我已将其书于封神榜之上。纵观三教,惟通天师弟门下,只重法力修行,一味的恃强,不知守己修身。且大多是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出身浅薄,多为禽兽之类。不论是非,不分好歹,尚且同群共处,不择而教,一体同观,得道之后尚自穷凶极恶,为祸生灵,正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奈何通天师弟一味护佑,致使封神榜迟迟不得签订,实在是逆天之举,大师兄乃是道门之长,正与大师兄商量,要将此事早定,方才稳妥。”

老子静思片刻,自然知晓两人之间不甚和谐,互有攻讦也是正常,何况元始门下弟子不多,反倒是通天教众无数,号称万仙,其中不分品类,一味滥收,根器之浅,确也不是那成仙了道之人,便自应道,“师弟言之有理,只是通天师弟性子孤傲高绝,此事尚需委婉而决,不可依仗已长,到底你我三清一体,不可因此小事坏了颜面。”

元始天尊见老子应承,笑着说道,“自当如此。怎可为自己门徒,反坏我手足之情!事不宜迟,我等便取了封神榜,往碧游宫去与通天师弟议定签押。师弟之截教兴盛千万年,吾等两人身为师兄。却还未曾见识过起山门之风光,实在有愧。”

老子见元始意态坚决,便不再多言。与元始同往紫霄宫取了封神榜,径往金鳌岛而去。临去之前,元始命白鹤童儿带四不像自回昆仑山,却与老子并肩而行,依仗神通,在大千世界之中来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