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折丹独自站立在虚空中,风袋鼓舞,吹出的罡风凛冽,稳稳地托着他,一派悠闲自在。而折丹却只觉得此刻自己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好生尴尬无措。远处黄云上那白衣少年大模大样地闭眼盘膝而坐,一副不理会外事的入定模样,而那边三人侃侃而谈,混不在意自己,只视作无物,心中虽然恚怒,却不敢说些什么。

一听李基发问,两人眼中直欲喷出火来,菡芝仙怒气冲冲的说道,“这个贼道,上次我跟彩云姐姐路经此山时撞见他,他就百般纠缠。不想这次竟然敢偷偷到三仙岛附近,趁我俩不备,用他的袋子鼓动飓风偷袭,将我俩掳来。偏生这贼道法力高强,我俩挣脱不得,若不是撞见师兄,还不定怎样呢。”

“原来如此。”李基语气飘忽,好似出神时喃喃自语一般,随即展颜一笑,“我却是专程来找这人的,不想竟遇见两位师妹。似这等淫徒,且看我怎么收拾。”

本来正听三人谈话的折丹突闻此语,悚然大惊,慌忙把风袋一张,黑风凭空而生,其势猛烈,当真是天地陡暗,宇宙昏默,裂石崩山,,脚下离瞀山上的无数参天巨树纷纷拔地断根,枝桠断折,磨盘大小的石头夹杂在狂风之中,劈头盖脸的向周围的黄云冲去,连李基地第二元神都包裹起来。

白衣地元神法相睁眼一笑,身体陡然站起,撮口长啸,高亢悦耳,激越轻扬,如冰河迸裂,巨浪激舞,穿云裂石而上。声浪如潮,如铜钟长鸣,滚滚当面压来,跟当面冲来的狂风对撞一起。

混沌钟阵两仪三才,四象八卦,钟声响处,能定大千鸿蒙,太虚宇宙,那风袋虽然也是先天之属,但也不能跟混沌钟这等至宝相比,更何况李基此时的法力也要远远超过折丹。两股风声浪舞相撞,风袋中席卷肆虐的狂风顿时消泯无踪,风平浪静,乾坤朗朗。

李基轻轻一笑,“米粒之珠,也放光华。”右手伸出,掌心里九只方鼎精巧古雅正自缓缓旋转,紫气氤氲,其上光华连成一片,好似有无数怪兽嘶吼长鸣,流光之上霓霞流舞,幻化成天地种种异观,万里长天,海阔无边,鸟飞鱼跃,走兽奔走,一时间万象纷呈,尽显莫测天机之造化万端。

金鳌岛,碧游宫内。

多宝正遵通天教主之命撞击宫内高悬的金钟玉磬,一声浪向整片洪荒大陆,广阔无边的四海汪洋传遍,隐没于虚空之内。过不多时,就看见五光十色的云光霞雾缭绕纷纭,起自东海之上,从四面八方涌来,齐齐赶往金鳌岛。

那些祥云宝光或是急促或是悠然,却都带着不可思议地惊人速度往岛上聚集,约莫有盏茶时间,碧游宫内宽阔地大殿上已经是人头错动,黑压压一片,直直要充塞满整片殿宇。当首的几位正是截教几大弟子,多宝,无当,金灵,龟灵等十几个人站在前排,前排末位处还有一个空着地蒲团。

而李基此时正在千万里之外的南赡部洲内,当日李基略施手段,依样催动九鼎剩余的一鼎上的封印,将折丹打成原身,却是一头状如狮虎的蛮兽,背上生鳍,被封印到鼎身上。李基顺手夺了折丹的风袋,将其送予菡芝仙防身,别过两人后,李基如释重负,跨上狻猊便往南赡部洲而来,见过大禹王,将九鼎送还。

大禹当年也曾修过李基赐予的一些粗浅的修炼功法,后来也讨教过不少修士炼气者,深谙此道之妙。见了李基送还的九鼎,不禁大为欢喜,只见九鼎上祥光瑞霭纷纭,光华紫雾飘飘,更有九只不同模样的神异蛮兽如雕镂其上一般栩栩如生,声威显赫,与先前不可同日而语,当下正欲款待李基,就见李基侧耳倾听,似是在捕捉什么。

片刻过后,李基回过神来,笑着说道,“陛下盛意款款,在下却是心领了,大师伯交代之事已完成,恰逢师门召唤,还需即刻赶去,就此别过了。”

大禹稍稍一愣神,随即展颜欢笑,“既是帝君师门召唤,寡人也不便强留,此事虽是太清圣人吩咐,仍需谢过帝君奔波劳苦,为人族所做之伟业丰功,寡人定当昭示天下,宣帝君声明,扬天庭厚德。”

听大禹如此说,李基不由有些苦笑,心道你若是扬截教厚德更妙,却无心与大禹戏言,稍稍拱手,跨上狻猊鳞光闪闪的背部,云雾横生,狻猊似是也知道李基急着赶路,在九天之上的云气中如流星疾电一般穿梭,急急往东海赶去。

大禹抬头呆呆的看着李基飘渺而去的身影,怔怔的有些出神,暗忖自己虽然是人中王者,却不能似此般遨游天地八极,实在缺憾。低头看见地上罗列的九方烟霞袅袅的铜鼎,复又欢喜起来。

狻猊身如闪电,几千万里的距离迅速越过,饶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