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国师竟也到了!”

“不就是宫妃参政议政的封赏典么?为何国师……”

初言望望天空,举起手中的白玉杖,往青铜鼎上重重一敲,雄浑的声响荡开来,底下顿时一片静寂。他露出个若有若无的笑容:“吉时到。”

帝后缓缓登上祭台,两人都身着裘冕,神情凝重。

他们接过初言递上的长香,缓缓跪在蒲团上,叩拜。

众臣也都跟着跪在冰冷的地上,叩首。

三拜之后,帝后立起,望向广场中央的青玉雕龙御道尽头。

初言淡淡的声音传远:“栖风君,请。”

头戴青玉簪冠、身着月牙白色裘袍的俊美少年一步步走近。他步伐从容,直视前方。双目幽如潭水,面上也没有任何表情。

不喜悦亦不骄傲。平平静静,清清浅浅。如一轴移动的画像,沉郁优美。

他登上祭台,垂首向帝后和国师欠身行礼。

初言伸手,点上他的眉间。

良久,他轻声道:“天神佑尔。”

洛自醉微微一笑,接过他递来的长香,跪在蒲团上,躬身叩拜。

“奉天神之意,朕诏令,封栖风君洛自醉为一等公卿,主持户部、太学诸事。”

“臣,谢陛下恩典。”

“吾皇圣明!”

“吾皇圣明!”

回声缭绕在乾泰宫上空,气势磅礴。

洛自醉起身,笑道:“圣上,皇后陛下,国师大人,臣就在此提出谏言,可好?”

三人笑而不语。

洛自醉便转身,面对众臣,朗朗道:“各位大人,我以为,池阳最大的心患,便是那些乱党贼人。朝廷虽年年征讨,贼人的数目却不减反增,诸位想过,如何杜绝平民、贱民乃至寒族成为乱徒么?”

“以往也想了不少法子,诸如连坐家人、加重刑罚等。不过,这些法子显然都无法凑效。”

“安民为何会成为反贼?他们都是灵力高强之人,却不曾受到重视,甚至根本无法生活,自然心怀不满,成为叛贼。”

“我以为,必须安抚寒族、平民,取其能者用之,让有才者归顺朝廷,方是上上之策。”

他话音还未落下,台下已乱成一团。

“让寒族、平民为官!我等世族颜面何存?!”

“那等贫贱之人!怎配与我们同朝为官?!”

“栖风君莫非要羞辱老臣!!”

“臣等恳请圣上和国师大人收回封赏!”

祭台上,两位陛下和国师仍然安闲地笑着,洛自醉也仿佛没瞧见下头的群情激愤般,悠然笑道:“诸位都是血统高贵的世族,难道连准许寒族、平民为官的胸怀也没有么?再者,难道诸位不信世族的血脉,比卑贱的寒族、平民优秀许多么?我世族子弟若胜不过那些卑贱之人,岂不是有辱我世族名誉?”

“寒族、平民不得为官!这是祖制!难道栖风君竟想改祖制?!”

“祖制也是祖先们定下的,国师已得了神的授意,为何不能改?”

“圣上!圣上啊!”

“国师大人!万万不能更改祖制啊!”

“让贱人为官,天下必然大乱啊!”

哭啸之声四起,捶胸顿足者,叩首满面鲜血者,手指祭台大骂“孽臣”者,比比皆是。

只洛家、黎家、封家等数人,仍静静地立在雪中,冷看他人的丑态。

足足半个时辰之后,仿佛已经欣赏够了这出戏,皇帝陛下走到祭台边,嘴角隐隐带着笑意道:“举贤不避出身,朕心意已决,退下罢。”

“陛下圣明!”洛家人、黎家人、封家人躬身行礼。

“皇上!您被奸人所惑啊!”

“国师大人!”

“奸吝当道!祸害朝纲啊!“

……

其余臣子的愤怒、恼恨,已是难于细表。

第二日,池阳文宣帝颁下圣旨,修改了七条律令。大意如下:

其一,世族、寒族、平民可通婚。

其二,各地官府必须开办大小学堂,寒族、平民子弟可入学堂就读。

其三,太学接受所有一心向学且有才华的学子,分为文、武、数、律、乐、工、星等数科,考核入学。学有所得者,推荐入朝为官。

其四,吏部外招官吏。从今往后,欲任职者,必须经过吏部考核,无门第之别。已有官职者,每隔五年考察政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