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页)

来:还是由你指挥。

可是多门也不是神仙,你打成这个鸟样,让我来给你收拾残局,那也得有人手呀。

既然已经被套住了,就算满盘飘绿,也只能继续追加投资,否则解套就没有指望。

师团主力全部跟随多门来到江桥。

为了运兵,“满铁”方面甚至把洮昂线上的客车业务都停掉了,全部改成兵车。

丢了脸的多门赶到江桥前线,对自己的部下滨本大佐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滨本已经毫无脾气,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现在就是上司说他是头猪,他也认了。

做猪也得打仗,多门让滨本亲自率兵过江,并要他这次务必拿下大兴车站。

场子是在你手上丢掉的,当然还得由你自己再把它给找回来。

说实话,滨本真被打蒙了。

每次兴致勃勃,最后换来的都是狼狈不堪,无论是对人的自尊心,还是自信心,都是极大的伤害。

失去信心的滨本只好把希望放在钢炮上面。

师团的所有火炮都运到前沿,朝大兴阵地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地毯式轰炸。

可也不能总这么无休无止地轰下去,最后还是得上人。

滨本硬着头皮摸进了大兴车站。

阵地上已经是一片焦土,该炸的都炸到了。

滨本还是担心,左看看,右看看,生怕中国军队又从哪个旮旯忽然跳将出来,让自己变成“田畑第二”。

最后的结论是:阵地上真没人了。

眼前的情景让滨本有一种喜从天降的感觉。这个已经被失败折磨得快要疯掉的可怜人,立刻像被打了针强心剂一样,又精神抖擞起来。

久旱逢甘雨,大概说的就是这种心情吧。

滨本立刻向多门师团长汇报:我部已成功占领大兴车站,“支那”军队仓皇逃窜。

此刻,他再也顾不得什么帝国军人的操守了,反正挽回面子最重要。至于中国军队是怎么消失的,为什么要消失,根本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多门一听,以为是滨本小宇宙爆发,依靠实力打垮了马占山。当下就激动起来:还等什么,继续追击,把“支那”军队一口吞掉。

正要继续前进,却意外地接到了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的命令。这人有个特点,总是在不利的时候隐退,有转机的时候现身。

金谷参谋长不是说了吗,不能超出大兴的界线,得服从领导。

由于此前多次被围,多门自己也觉得有些心虚,怕上了马占山的当,于是只好依言撤回。

第28章 英雄出世

事实上,仙台师团大兵压境的情报已被马占山提前掌握,他放弃大兴也是出于这一考虑。

自己头三板斧,之所以能把日军砍得毫无脾气,主要应归功于以下两个因素:一个当然是关东军的骄傲轻敌。另一个则是江桥北岸之险和潜伏守军的突然出击(此处特指那个捷克式机枪连)。

但现在这些优势都已不存在了。

关东军连多门都亲自带师团主力来了,哪里还敢再轻敌?

北岸的高地被炸成了平地,南岸比北岸还要高,不须过江,往那里一站,就可以收到居高临下的效果。

至于什么芦苇丛、烟草地,日军吃了亏以后,早就派飞机和大炮把这里炸得光秃秃的了,别说藏人,藏只鸟都难。

加上日军兵力成倍增加,如果再不动脑筋地硬打,被动的无疑是自己。

在马占山看来,大兴已经是一颗死棋,现在要把这颗死棋做活的关键点就是昂昂溪。昂昂溪离大兴有60里路,可把间隔扩大到三倍,战线一拉长,就可能起到分散日军的作用,己方可退可守亦可攻。

如此,死棋又变成了活棋。

在滨本到来之前,马占山早就撤到了昂昂溪。

江桥一战,马占山令日本人刮目相看。

三天两夜,能把关东军仙台第2师团(尽管不是所有部队)打得无可奈何,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第2师团,看看编号,就知道资格有多老了。在日本17个常备师团中,第2师团绝对属于一流角色。

早在日俄战争时,第2师团就曾为日本攻下旅顺口立下过汗马功劳。它最有名的师团长叫做乃木希典,是个大将。这厮在中国名气不大,但是在日本很有名,被称为“军神”。

到了“九一八”事变,撑场子的主要就靠这个师团,遭遇抵抗是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