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部分 (第2/4页)

叶春秋顿了顿,又接着道:“此次天灾,本是遏制他的大好时机,一统的蒙古,对我大明危害巨大,可是一旦因为这一次决胜使一切的布置统统化为乌有,巴图蒙克不但可以树立更大的威望,还可通过赢来的粮草,间接地将蒙古诸部控制得更紧,不少内附于我大明的蒙古部落,也可能因此而反戈,等到他们度过了这个难关,则会是什么结局呢?”

叶春秋深深地皱着眉头道:“陛下圣明,聪慧无比,想必能够明白这些道理。”

朱厚照的脸色变得蜡黄起来,最后显得有些无力地长长吐了口气:“决胜那一日,你入宫伴驾吧,朕……要你随朕一道去观战,但愿……骁骑营能够给朕争一口气。”

叶春秋看着朱厚照,就如同看到一只受伤的小兽,听了自己如此直白的话,此时不禁想要躲起来****伤口。

叶春秋向他作揖,告辞而出。

回到待诏房,一切依旧,对于外界的杂音,叶春秋充耳不闻。

现在的自己,实在不是危言耸听,这一场决胜在他看来,也绝不是一场狂欢,所以他自始至终都扮演着乌鸦嘴的角色,而这乌鸦嘴的角色,难免遭人嫌弃。

“叶修撰,你来。”

郑侍学见叶春秋在案后聚精会神地看着公文,朝他招了招手。

叶春秋离坐上前,作揖道:“郑侍学有何吩咐?”

郑侍学依然是一副和蔼的样子,看着他道:“明日就要决胜,今夜你在待诏房当值吧。”

而后他深深地看了叶春秋一眼,才压低声音道:“平时谨言慎行一些。”

叶春秋便明白了郑侍学的意思,又是老规矩,现在叶春秋在风口浪尖,为免遭人抨击,索性让叶春秋留在宫中,先过了明日再说。

郑侍学的好意,叶春秋还是懂的,这样也好,今夜当值,明儿便直接去暖阁见朱厚照伴驾。

叶春秋带着几分感激看着郑侍学道:“谢大人。”

郑侍学看着叶春秋,只是一笑而过。

这个小修撰,他是一向欣赏的,到底欣赏什么,却是说不上来,才学?出身?这些都太牵强了,考得再好,做了官,虽然有一些优势,却也不至于让人另眼相看,或许……是因为这个少年人老成持重吧,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人,恃宠而不骄,在待诏房中无论做什么,都会先询问过他,在他面前,虽不多话,也没有什么大人明鉴、大人所言甚是,郑侍学却能从叶春秋身上感受到叶春秋对他的真心尊重。

叶春秋的必败论,他听着也不舒服,觉得少年人偏激了一些,只因为骁骑营的一些弊病就通盘将骁骑营否认,可是看他被人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又不免有些护犊之心。

“来,顺道啊,将这份诏书拟了,宫中急着盖印的。”

一张条子递到叶春秋的手上,叶春秋颌首,然后熟稔地去将圣旨专用的御纸铺开,看了字条中的内容,心中打了腹稿,润色了一番,便提了笔,写下一行行端庄的正楷。

诏写完了,便送郑侍学过目,郑侍学赞道:“你的行书越发端正了,送去裱糊吧。”

叶春秋将圣旨送去裱糊,刚要回到公房,边上有人叫住他:“叶修撰。”

叶春秋侧目一看,便见今早那瞪着自己的王翰林踟蹰地在廊下等着他。

叶春秋上前,道:“王编修有事吗?”

王编修支支吾吾地道:“抱歉得很,今早不该对你无礼的,当时只听到此事,心中不免愤慨罢了,可是事后想想,可能是误会了叶修撰,想必叶修撰也是不希望骁骑营输的,不过是盛世危言罢了。”

他朝叶春秋作揖,再三致歉。

叶春秋郁郁的心情竟是一下子纾解了开来,他心里知道,这是自己平时的为人处世在这个时候起了效果,若是自己平日嚣张跋扈一些,恃宠而骄,又或者是三不五时的卖弄,只怕这个时候,更多人愿意落井下石。

他亦朝这王编修回礼道:“王编修不必如此,是叶某口不择言,还望海涵。”

………………

瑞根大神新书《烽皇》已开,牛逼的话就不说了,真正的实力派大神,官文不能写了,现在转战玄幻,老虎很开森,幸好没来历史,不然又要各种碾压了。话说回来,这本书是历史玄幻型,其实是带了点历史风味的,文笔、剧情咱就不说了,《江山美人志》《弄潮》《官道无疆》想必是有读者看过的,新书期,喜欢的去支持一下。(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一章:爱护之心(第二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