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 (第2/4页)
于作诗,那是想都别想,此人是个很无耻的人,既然约定了让他出题,他也绝不会做什么君子之争。
叶春秋之所以如此问,不过是鸣鹿先生挤兑到墙角,让他祭出自己的杀手锏而已。
顺便,打消一下他的气焰。
果然,终于有人看不过去,人群中便有人道:“叶解元让着先生出题,既是君子之争,却为何左不是右右又不是,先生莫非是怕了吗?”
起初的时候,这鸣鹿先生的门徒造势,一面倒的笑话叶春秋,而现在,已有人回过味来,这鸣鹿先生左右都不肯应战,而且又是叶春秋让个他出题,他占尽了先机,理当谦让,至少也该和叶春秋比试较为擅长的东西,来的时候,谁不晓得叶春秋的八股和诗词俱都出色,鸣鹿先生却是不肯,似乎有点无耻了。
便是棚中的中人,如王华和其他几个名儒,也不禁对鸣鹿先生印象变坏了一些。
鸣鹿先生却是笑了笑,朗声道:“之所以不比诗词和琴棋书画,是这诗词和书画到了至今,我等岂可和前人相比,盛唐的诗歌与两宋的词曲已是无双,我等即便是今日比试,也是拾人牙慧。至于八股,八股固是代圣人立言,可你我今日私斗,若是代圣人立言,不免亵渎了至圣先师,八股是正途,非是文斗的把戏,老夫虽也熟谙八股,却不敢有辱斯文。”
他说的冠冕堂皇,居然很有道理的样子,一下子沸腾的质疑声渐渐平息。
叶春秋不以为意,道:“那么依先生看,还出什么题为好?”
…………………………
本书终于迎来了第二个盟主北非小狐同学,万分感谢,也感谢每一个订阅、月票、推荐票、打赏的同学,老虎特么的继续吐血码字啊,说再多都没有用,就用行动来回报吧。(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章:斯是陋室
鸣鹿先生捋须,侃侃而谈:“老夫思来想去,觉得既然文斗,何不妨比一比学术?”
“学术?”叶春秋眼中带笑:“请先生赐教。”
鸣鹿先生正色道:“诸公可都听说过刘禹锡的陋室铭?”他一边捋须,一边摇头晃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一句念出,所有人都来了兴趣,那刘禹锡乃是先唐的大文豪,声名极大,虽及不上李杜,却也在大唐的诗人中名列一流大诗人的行列,他的诗词,自成格局,特点鲜明,许多人甚是喜爱。
而至于这一句陋室铭,更是有其来历,传闻是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其间,曾经因为反对宦官和藩镇,而被贬至和州任小小的一个通判,按照规矩,通判在县中有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当地县令见他被贬,便故意刁难,只给他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刘禹锡本是谐趣之人,便写下了这陋室铭。
只不过……因为时代久远,大家只闻名《陋室铭》乃是刘禹锡的大作,而且水平精湛,超凡脱尘,偏偏到了而今,流传下来的却只有这上面,可即便只此一句,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就足以让人为之动容了,一句话不但点了题义,更是将他洒脱绘声绘色的写了出来,这一句堪称经典,所以虽然陋室铭已经失辑,却依然流传甚广,现在鸣鹿先生将此句念出,所有人都不禁发出惊叹。
这鸣鹿先生,莫非是已经整理了《陋室铭》,为这散辑进行了填补吗?
填补这样的历史文献,一直都是大明朝官方的工作,几乎每一个内阁大学士,往往都要进行组织对前人古籍的整理工作,有些古籍可以从散落在民间的一些孤本和抄本相互印证之后进行补充,还有一些,实在不太完整,若是舍弃又觉得可惜,于是便索性直接提笔捉刀,为其续作。
这就好像是一百多年的红楼梦一样,因为前文写的实在太妙,可是却因为作者或者是后文失散的原因,前八十回虽是原作者亲著,而后四十回,却传说是当时的内阁侍读高鹗所续。
偏偏《陋室铭》因为开头过于精彩,不但朗朗上口,而且直切提议,以至于虽然流传甚广,却无人敢为后续写,就算是有人斗胆试试的,自觉地后文远不及前文,自然也就不敢说出来。现在……这杭州名儒莫非已为《陋室铭》整理和续作了吗?他既然敢续作,那么势必这个后文绝对与上文能够衔接,而且水平极高,否则……他怎敢示之于人?
如此一来,大家倒是大为期待起来,早忘了鸣鹿先生的无耻。
鸣鹿先生既然续作了陋室铭,必定是经过了许多年的研究,甚至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