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吴氏的娘家人 (第1/2页)

好书推荐: 造化自然

刚出东城门,三娃就说:“我认识这路了,大哥你看,那边就是外祖家了。”三娃指着土道旁一处挂着“铁”字幌子的铺子说道。不等沈无求反应过来,小屁孩已经自顾从他背后滑下来,迈开小短腿向铁匠铺奔去。

“大舅舅,二舅舅,三娃来看你们了!”三娃边跑边叫。沈无求把竹筐从前胸拿下来,背到背后,顺手把事先包好的两包茶叶从储物戒里拿出来,放入筐中。

顺着三娃奔跑的方向望去。那铁匠铺里有两个健硕的男人在挥舞着大铁锤正在打铁。听到三娃的叫声,一个坐在角落里的老汉站起来,冲三娃招手:“三娃子,来,到外公这里来。”边说边冲外张望,“咦,咋没大人跟着?一个傻子和一个小娃儿出门你爹娘也放心?!”

“外公,我大哥不傻了,上个月就病好了。外公,我大哥现在可能干了!”小迷弟三娃十分护短,辩解道。说话间沈无求走近,吴家三人目光齐齐注视着他。只见他腰背挺拔,面带微笑,十分恭谨地冲三人一一行礼。“外祖父万安,大舅舅好,二舅舅好!”

吴氏兄弟仅是向沈无求点头示意,依旧忙手里的活儿。沈无求打量眼前的两个人,吴老大浓眉虬髯,身材壮硕,宛如三国名将“张飞”!吴老二却是个面色黝黑,无须,身材比吴老大略微修长的汉子,他与吴氏倒有七分相像。

吴老爷子拉住大外孙,上下打量。看着眼前这个衣着得体,腰背挺拔,彬彬有礼,目光清明的孩子,老人不禁热泪盈眶:“好了就好,好了就好啊!”说着转过身悄悄用袖口拭泪。

沈无求有些无措,这一见面就流泪还怎么说事情?幸好吴大舅及时帮他解了围:“阿爹,这里怪热的,你快带孩子们回里面凉快凉快。”

吴二舅也帮腔道:“对啊,爹,阿娘前两天还叨念着,许久不见三娃了。”

吴家的房子与沈家老宅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吴家的倒座房有三间门开向土道外面,成了铁匠铺,两间依旧开门向里,作为打铁用的库房。还有,就是吴家兄弟没分家,院子里住满了人。

吴老爷子夫妇一生育有三女两子,大女儿才成亲两年便死于难产,一尸两命,殁了。二女儿两岁便夭折了,所以老两口格外珍爱三女儿,也就是沈锯的妻子吴三娘。老太太见到兄弟俩格外高兴,沈无求想给老人家拱手作揖,但一只手被吴老爷子紧紧揣着,只好点头道:“外祖母万安!”

老太太乐呵呵地说:“叫什么外祖母,怪生分的,就和以前一样叫阿婆。”说着拉兄弟俩坐下。

“老婆子,老婆子,他,他好啦!”吴老头又哭又笑,指着沈无求道。“死老头子,你疯疯傻傻的,小心吓着我外孙!”老太太嗔怪道,一瞬才反应过来:“啊!大牛,大牛你好了,好了好啊!太好了,过来让阿婆仔细瞧瞧。”沈无求感到额头无数黑线落下,真不愧是老夫老妻啊,连说话内容都一样。

沈无求一个四十岁老男人的灵魂啊,默默忍受着来自老外婆爱的抚摸。摸摸头,拍拍背,拍拍肩头,摸摸手。幸福着,又尴尬着。等两老人爱的渲泄完,沈无求才终于有机会说出今天的来意。“外公,这是我在镇上买的猪肉和糕点孝敬您二老的。”

“来就来了,阿婆盼着你们常来,不用破费买这些东西。”老太太嗔怪道。

“初八家里要翻修房子,怕到时候顾不上给您二老送中秋节的节礼,我就提前送了。这里还有两包茶叶,是咱家自己炒制的,给外公和舅舅们尝尝。”这个时代,喝茶还大多是上层人士的享受,因此茶就成了高级礼品。

沈无求详细说了红茶和沉底香的性味和冲泡方法,吴老爷子便迫不及待地叫孙子孙女:“立夏,快给我烧壶水来,谷雨,给我洗干净了茶壶茶杯拿过来。”立夏是二舅舅的大儿子在堂兄弟中行三,刚九岁。谷雨是大舅舅的女儿,与大牛同年,比大牛大半岁。吴家的孩子们是用二十四节气取名字的。大舅舅的两个儿子年纪比沈大牛大,分别是长子立春,十六岁,次子春分十四岁,谷雨是他们的妹妹。

立春已经是童生了,兄弟俩一起在上邕县城读书。二舅舅家的次子叫小满,行四,是几个表兄弟中年纪最小的,刚满四岁,这会正与和他年纪相仿的三娃玩耍。二舅舅的长女叫雨水在堂姐妹中居长,还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按惯例暂时没取名字(天启朝的孩子未满周岁不取名)。

沈无求觉得这倒也不错,二十四节气那么多,两个舅母再能生应该也够用了。沈无求说了来外祖家的主要目的:“我们如今制茶炒茶需要四口铁锅。”详细说了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