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2/4页)

的本事,昨日可以感动莫将军,今日未必不能感动全军。军队之心,若为她所收,是否妥当?不要忘了你我受摄政王知遇之恩。”

莫火离正色道:“摄政王待我恩重,无论王爷决定做什么,我必誓死追随,但王爷只要一日不下令,我就一日谨守君臣之份,不敢有违,否则,只恐无端陷王爷于不忠不义。相反,严大人你固然对王爷忠心,也宜切记,过犹不及。王爷是世间难寻的英主,他既下令我们救护公子,全力守护,我们自然就该尽心尽力,京中详情我们并不清楚,但太后与王爷的大婚,据说是真的得到公子支持的。公子亲政年纪已到,朝政却仍交由王爷管理,似乎也并无勉强之意,听来虽然让人难以置信,但我们应该相信王爷的判断,而不是代替王爷判断,否则,就已是对王爷最大的不忠了。”

严宽沉默了一会儿,方才道:“莫将军是真正的英雄,永远走在光明的正道上,恕宽佩服。”他这语气不置可否,显然承认莫火离的话自有道理,但是明显也并不打算改变他自己做人处事的态度。

莫火离叹了口气,想劝他,又觉无从劝起,而且阅兵之事,也不能耽误,只得做罢,先自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隔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站在阅兵场的检阅高台上,身边卫士环绕,身后旌旗猎猎,战鼓声响,激得人胸中热血激荡。虽说暂时在城内阅兵,只能看看步兵的阵行兵法、进退法度,但这一回云凤弦总算也领受了一番沙场秋点兵气氛。

召集军马的战鼓以三通为限,三通不至者,无论身份高低,一概斩首。所以战鼓一起,整个明月关,立刻就从沉静的睡狮,变成飞扬的神鹰,无数士卒,从他们休息或驻守的地方,赶往阅兵场。没有一个人显出慌乱之色,动作井然有序。

第三通鼓才刚起,阅兵场上,已然整整齐齐,站满了将士。

边关的风霜,黯淡了他们身上的盔甲,却让刀锋磨得更锋利,神色变得更坚定沉凝。无数个身影,静静挺立,居然不出一点杂声,天地之间,除了鼓声,只有风声,呼啸而过,带得战旗傲然展开。

莫火离在云凤弦身旁,朗声介绍:“当朝翔王千岁今日亲临明月关,检查我风灵军容,诸位当尽力演练,不可怠慢。”他的发言非常简短,声音刚落,下面三军已是整齐地发出呐喊:“翔王千岁!”同一时间,举起刀枪致敬。

军士们并不了解王家宗室的情况,也不知道根本就不存在一个什么翔王,不过,既知是王爷的爵位,也明白云凤弦身份高不可攀。忽然来了这么一个人,居然没有一个人慌乱,没有什么人悄悄传递眼神,或私下议论。呼喝之声,举刃动作,无不整齐划一。

战鼓再起。

云凤弦得见众人操练,听得耳边战鼓飞扬,也觉心情激越,仿佛胸膛里也有一股热血沸腾起来了。她忍不住赞叹说:“今日我可算见着铁血将士了,当真撼山易,撼莫家军难!莫将军,你真是当代名将。”

莫火离一躬身,淡淡道:“只有永远的大风灵国,何来永远的莫将军,这里自末将以下,都是大风灵国的军队,又哪里来的什么莫家军。”他上前一步,凝望沙场上的军队,眼中流露深刻的感情,忽的大喝一声:“撼山易,撼我风灵军难!”这一断喝,用内力发出,一时声震云天,把那战鼓之声、操练之声,尽皆压住了。

众军士无不举起刀枪,齐声大喝:“撼山易,撼我风灵军难!”

近处战马被这奔腾呼啸的声音,震得长嘶不绝,远处有飞鸟惊惶地飞起,不知这天地为何忽然传来如此震动。

那无数个热血男儿的声音合在一起,一时绵绵无尽,仿佛可以传到天之尽头,令人为之热血激荡,热泪盈眶。

很远的地方,有位气质斯文,却穿了一身百铁战甲的男子,忽然间抬头,长望云天,似乎心有所感。

身旁有人低声道:“大帅。”

那人微微一笑:“我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

身旁的人侧耳细听良久,只觉天地之间,唯有风声,不觉面露犹疑之色。

“或者,只是我自己的心听到了吧!”那人淡淡道:“你们且先去办你们的事吧!这一次的事,必要有万全准备,才能从莫火离手里,抢到我们要的人。”

当无数声大喝停住的时候,仿佛,风叶停歇,云也停驻,整个天地都已被大风灵国男儿的豪状之气震住了。

莫火离对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