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部分 (第2/4页)

如同道家圣人老庄所言的那条自得其乐的桥下游鱼,作为已经鲤鱼跳龙门的天上仙人,他要跳出水面看一看,主动与天道契合。

然后老仙人果真就脚尖一点,身形稍稍跃起了。

随着莲花冠老道人的拔高,一位年轻藩王便随之升起,手中凉刀,依旧是那枯燥乏味的横刀式。

当身形几乎与通天台那条横梁齐平的时候,老道人大袖一摇,伸出洁白如玉的手掌,掌心朝上,然后猛然往下一压,朗声笑道:“法印照处,大放光明!百邪退散!”

不光是老道人身前的那位年轻藩王消散无形,广场上攒簇得密密麻麻的数百位年轻藩王,亦是瞬间烟消云散,如夜游鬼魂突兀撞见大日当空。

老道人环顾四周,不见一位徐凤年!

灵犀一动,这位莲花冠仙人轻喝一声,双手向上托起。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徐凤年不知何时来到了仙人头顶,左手持刀,一刀当头劈下。

就在此时,老道人嗤笑一声,“小小障眼法,如何蒙蔽天心!”

老道人双手托塔状纹丝不动,但是同时以彼之道还彼之身,老道人也幻化出前后左右四位仙人,四尊法相,分别掐诀结印塑就一尊莲花金身,一掌平平递出、掌心有莲花绽放,双指并拢作剑倾斜指天、剑气纵横,一手五指张开继而握紧、一根光柱直冲云霄如握一杆贯穿天地的长枪。

但是五位“徐凤年”瞬间闪现瞬间消失。

好似三头六臂的居中老道人皱了皱眉头,茫然四顾,双眼如炬,紫金熠熠。

“终于来了。”

于郁垒剑上画符的初代祖师爷嗤笑一声,抵在剑尖的手指轻轻一叩,身体微微前倾,往剑尖上轻轻吐出一口气,“印!”

简简单单一个字,竟然好似洪钟大吕响彻钦天监上空。

口含天宪。

一语可决人生死。

符剑郁垒不动,但是一抹三尺金光从剑身上掠出。

金光飞旋,萦绕持剑仙人,金光去处,一张张符箓凭空浮现,如同虔诚稚童贴在门户上的春联。

印地地裂,印雨雨停,印草木则成灰,印飞鸟则坠地,印龙虎则降伏。

地面上的持剑仙人,天空中的莲花冠道人,两人之间,挂满符箓。

由后者起至前者的那段距离,时不时有断断续续的一页页符箓依次炸裂,金光溅射,偶有点点滴滴落至地面,坚硬如铁的广场顿时飞石激射。

转身俯瞰的莲花冠道人骤然眯起眼睛,大笑道:“孽障,还不现身?!”

与此同时,持剑仙人看似随心所欲往空中一挑剑尖,转头向通天台那边喝道:“更待何时?!”

一直在隔岸观火的儒士谢观应,原本在关注皇宫大殿那边的动静,好似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也在意料之中,脸上有些清淡的冷意,在听到两位仙人的呼声后,不再犹豫,猛然间肩膀一抖,双袖往上一抬,“天下清风,两袖裹之!大好河山,一肩挑之!八玺起阵!”

钦天监天空,突然出现八方大小不一的镇国玉玺。

龙虎山初代祖师爷双手握住郁垒剑柄,往后一扯。

莲花冠老道双手作提起重物状,重重往左肩方位向上一抬。

两位仙人的手中,出现一条粗如枪杆的金色长绳。

仙人坐云间,垂钓人间气数,那根长至千万丈的鱼线,若是千万根拧成一根绳,便是此时两位仙人手中金绳的光景了。

这根绳子,笔直穿过徐凤年的一侧肩头!

将这位年轻藩王死死钉在空中不得动弹分毫。

鲜血浸染长绳。

第257章且放心

徐凤年闭上眼睛,深深呼吸一口气。

终于换气了。

好像他是要借这一口气,吐尽胸中所有愤懑,并且吸来天下气运。

但照理来说,这是最不该换气的时刻。

谢观应嘴角翘起,抬起手臂,一根手指向前轻轻一挥,“非礼勿视。”

我儒家为天下订立规矩已经将近八百年了。

你徐凤年能够不向天道低头,但你既然依旧活在世间,如何能不为天地弯腰俯首?

随着这位读书人的手指指向。

两块玉玺炸向徐凤年双眼。

谢观应又动了动手指,继续无比云淡风轻道:“非礼勿听。”

两块玉玺飞向徐凤年双耳。

当谢观应说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