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 (第2/4页)

不喜欢这几首诗,叫老爷你重作!”

方应物摇摇头,“可惜了,不过也不能白费心思写这几首!你再把诗稿送到何娘子那里去,叫何娘子转交给汪公子!”

王英疑惑道:“听说那汪公子认字还没我多,哪里懂什么诗词?秋哥儿你这不是对牛弹琴么?”

方应物挥挥手:“汪公子知道该怎么办,有人会欣赏的,你赶紧去罢!”

王英再次离开后,方应物伸了个懒腰叫上方应石,也出了家门。这么长时间了,吏部那边也没个消息,该去催一催!

从棋盘街这里绕过皇城,到了吏部大堂,在熙熙攘攘却又谨小慎微的人群里,方应石开出一条路,方应物挤到前面去,拍着桌子对当值书吏问道:“本官在吏部铨叙这么久了,究竟有没有消息?贵部文选司必须给个说法!”

那书吏本来要勃然大怒,不过看清是方应物后便耐心答道:“此乃上官们的事情,在下哪里知晓?方大人莫要强人所难了。”

方应物皱眉问道:“文选司邹郎中在否?请通传一下,本官要拜访请教。”那书吏迅速答道:“邹大人告病回家了。”

方应物又问道:“邹大人不在?那么员外郎顾大人在否?”书吏还是迅速答道:“真巧,顾大人也告病回家了。”

方应物咬牙道:“那么程主事也告病了?”书吏苦着脸答道:“程主事进宫送贴黄存档去了,今天八成不回衙署。”(未完待续。。)

两章连发求月票!!!

这两天本书进展比较慢,不是偷懒啊,因为下面主角有两三条道路可以选,一直没决定写哪条。而且开新副本要查阅大量资料,请大家谅解!

看资料研究剧情太投入,险些忘记到月底了,赶紧向大家求月票!!!这时候请大家不要吝啬啊!!!

六月最后一天了,这时候晚了吗?为了月票榜排名更上一层楼,拜托诸君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章 不好的预感。。。。。。

方应物与书吏对答时,后面人群一阵惊奇。。。。。。他们都是各地赴京的待选官吏,谁进了吏部不都得收起官威,低调做人?

但看到眼前这位年轻人对着堂堂吏部的书吏咄咄逼人,而吏部的老书吏却畏畏缩缩的样子,实在很不可思议。

“原来那就是方应物,听说此人命硬得很。”

“是极,去年年尾他和林俊都上疏,结果林俊被下了诏狱并险些被斩首,最后发配到云南去,而方应物却毫发无伤。”

虽然方应物被身后这群不认识的官员们崇拜着,但作为当事者,方应物仍然无可奈何的闷气。文选司一干官员都躲着他,他总不能死皮赖脸追到家里去纠缠罢?

而文选司上面管用的就只有尚书,侍郎之类实际权力并不大,那他这样一个知县身份又不好直接去找天官尚书,那也太不知轻重、不自量力、不合官场规矩了。

所以方应物怏怏而出,站在吏部大门外仰天长叹,转身便去了隔壁户部串门去,因为洪松就在这里。

今年科举结束后,好友洪松金榜题名不消说,然后就是观政期。而洪松则被分配到户部观政,成为一名光荣的观政进士(高级实习生)。

方应物既然已经来到吏部,那么顺道去隔壁户部看看好友,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天色已近傍晚,洪松便从衙署离开。他与方应物来到棋盘街这里,随意找了家酒楼进去喝酒,同时还打发了下人去喊项成贤。

两人随意说些闲话。洪松不知不觉谈起了在户部所见所闻,不由得感慨道:“户部不愧是六部中第一大的衙门。总领天下钱粮、税务、户籍、田土,官吏之多、事务之浩繁堪为诸衙之最。”

方应物笑道:“户部多是斤斤计较的账目事务。繁杂或许有之,但有何难哉?”

洪松正色道:“方贤弟不可轻忽户部琐务,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何况也不是没有难处,譬如当今殷尚书正犯着难!”

方应物好奇的问道:“殷尚书有何难处?”

洪松便道:“方贤弟可曾听说过,天下财赋半出东南?这东南就是苏州、松江、常州为首了。去岁苏松发了大水,朝廷虽然减免钱粮数十万,但仍欠了许多。

况且苏松税赋最重,历年积欠本来就极多,去年又闹了灾。累积到今年只怕又要拖欠不少。苏松乃天下财税根本,一旦连年大量拖欠,国库用度就要不足了,殷尚书焉能不犯难?”

方应物想了想,“洪兄不想表现一番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