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纷俑系剑�幽锨寰�幽涎艚�鳎�砭�黄缺枷蛱葡亍�

6月2日,东捻军攻打唐县,接着袭击舞阳、叶县和临颍,再向北进,抵达许州。张曜率部横向拦击,东捻军继续北上,杀向淆川、尉氏和###,这是昔日捻军十分熟悉的路线。

山东梁山的绿林军派使者前来迎接任柱与赖汶光。东捻军昼夜奔驰,急行几百里,只用了五天时间,于6月11日到达山东巨野,与山东绿林军会合,攻破戴庙堤墙,挖烂运河河堤,烧毁驻军军营,缴获各种军用物资,渡过运河,向东挺进,攻击泰安,登州、莱州和青州三郡都为之震动。

李鸿章的各路部队都在南边,驻防山东的清军仓促溃逃。自从曾国藩指挥对捻军作战以来,运河防卫未曾溃散,而李鸿章接手后有此大溃,舆论大为喧哗,矛头指向李鸿章。

自从捻军南下湖北以后,驻防运河的清军部队长久松懈,加上天旱,河水干涸,驻防部队竟然抵挡不住捻军一天的攻击。清廷下旨,严加斥责。李鸿章连忙从周口移驻归德,清廷仍然嫌他离前线太远,他只好又移驻山东济宁。 。。

1867年,同治六年(5)

东捻军分兵袭扰宁阳和莱芜。刘铭传提议反向防守运河,将运河东岸的长墙移到西岸。又提议防守纵贯山东半岛的胶莱河。李鸿章同意采纳他的办法。

刘长佑与英翰也提出一个方略,建议将东捻军逼到海边一角,可以收到聚歼的效果。这与刘铭传的方略不谋而合。清廷下旨,让曾国藩等人筹办。

东捻军这时奔向青石关,从青州奔赴莱州和登州,为清廷实施这个方略提供了便利。只要清廷的军队能将东捻军压迫到莱胶河以东的莱州湾沿岸,这个计划就能成功。

胶莱河是元朝至正年间为方便海运所开凿的海渠,南通黄海,北通渤海,长达三百里,可以连通海运而避开海运的危险。李鸿章征调各路部队,集结在青州、莱阳与莒州,企图将捻军驱赶到登州和莱阳。

331

贵州平坝的绿林军于5月份向东北方向出击,攻打贵阳以西五十里处的清镇。刘岳昭派谢景春的部队将绿林军击退。

陶新春的起义军与清军进行了四个多月的激战,击败了清军的多次猛攻。岑毓英部将猪拱箐包围已久,在起义军中收买叛徒,得到王长毛提供的情报,经过一番谋划,于6月19日趁起义军在早晨8点换班吃饭,偷袭猪拱箐营地,捣毁了一百多个栅垒,才逼近山巅扎营,修筑壁垒。

陶三春等人冲出重围,转移到海马姑,投奔当地起义军。

刘岳昭料定岑毓英所部很快就能攻克猪拱箐,便对平远的苗民起义军发起攻击,以防这里的起义军增援猪拱箐。平远,现在的地图标为“织金”,在贵阳以西约两百里处,猪拱箐则在平远西北方约两百里处。

岑毓英所部得到刘岳昭湘军的援助,于7月份又集中兵力向猪拱箐发起轮番攻击。

陶新春和张黄盖督率一万人出战,攻破清军的多座军营。岑毓英只得亲自上阵,率领长沙人杨玉科的部队冲锋,将起义军截为几段,抛掷火箭,烧毁营棚。这时天降大雨,岑毓英下令撤退。

岑毓英命令部队捆扎草把,填入濠内,他自己挥戈领先冲锋,将士们一拥而上。起义军受惊溃散,一万多人阵亡或坠下岩涧牺牲。岑毓英命令当地官员呼喊:“投降者免死!”起义军余部弃械投降。

岑毓英部攻克猪拱箐,俘虏了四十二岁的起义军元帅陶新春及另四位首领,押解到黔西城。被俘的其余三百多名军官和精壮士卒一千二百多人。岑毓英下令全部处死。清军遣散五千多名难民,全部发给资金安插。

猪拱箐一战而平,三省边界的形势稍有舒缓。

李瀚章升任湖广总督以后,刘崐出任湖南巡抚。他奏请撤消周洪印和兆琛的部队,由席宝田招募新军攻打起义苗民,开始大动干戈。

清廷经过商议,命令四川和湖南一起出兵,并提供军饷,要求务必平定贵州。

湖南的盐茶货厘税,自从海口通航,江浙安定,只相当于以前的百分之六十,供给东征湘军的饷税也已停征。为了给新的军事行动供给军费,又开始采用老法子,商议如何募捐。布政使李榕提倡应当先令富豪助资,以带动民众。但实际操作却困难重重,引起士民怨恨。大家另找由头,托言官弹劾李榕所委用的人。由于张自牧长期掌管贵州捐局,大家把矛头一齐指向他。刘崐上奏辩解,为这些官员在清廷挽回了影响。

已经进入山东腹地的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