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1/4页)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861年,咸丰十一年(1)

197

清廷在1月8日下了一道谕旨,命令各省总督和巡抚及各路统兵大臣,以后不要再到湖南招募勇丁,只要按照湖南募勇的章程,各自在本省招募就行了。

清廷之所以下这道谕旨,是因为各省督抚纷纷派人招募湖南勇丁,以致各处战场上的清军士卒,十有七八是湖南人。这说明湖南人在全国的清军中都极受欢迎,而且也说明湖南有很多轻壮年男人都愿意到战场上去实现人生价值,以至于形成无湘不成军的局面。

新年到来,太平军在全国各地都保持着优势。上一年在天京周边取得的大胜,鼓舞了太平军的斗志,太平军各部由此而能四处出击。

曾国藩率湘军大营驻扎祁门之后,湘军一直无法向东进取,相反却有自顾不暇的窘迫。太平军江苏大捷的余波,继续冲击着安徽的东南部和江西的东北部。

新年一到,太平军就试图拔掉景德镇这颗钉子。曾国藩把左宗棠的部队安排在这里,是为了能够从江西将粮饷转运到祁门大营,同时挡住太平军进入浙江的道路。太平军很快就感到了这颗钉子的厉害,不惜动用大军来攻。

黄文金于1月5日亲自率领两万精兵,从湖口和鄱阳攻打景德镇。左宗棠联合鲍超的部队奋力抵抗,然后发起反击。黄文金的部队向西北撤退一百多里,驻守石门街的洋塘。湘军跟踪到达洋塘,但时值天下雨雪,不利于攻战,双方相持不动。

太平军暂无兵力进攻浙江,浙江的清军得以苟延残喘。浙江北部的重镇湖州,经过湘军水师赴援后,民团备受鼓舞,防守得十分坚强。嘉兴乌镇的太平军分途袭击双林镇等处,赵景贤率领民团于1月6日杀到城外,王有龄派副将文瑞来协助,两军转战十几天,大破太平军,攻破所有壁垒,湖州城解严。

清廷下诏,赵景贤三次解围有功,赏按察使衔。

清军将领林文察率部攻克了浙江东部的江山,张玉良和李定泰率部攻克常山,封住了太平军从江西进入浙江的门户。

为了巩固江西北部的防御,湘军的水师投入了战斗。杨载福的水师于1月中下旬攻克彭泽、都昌和鄱阳。太平军转而围攻湖口,彭玉麟的水师和吴坤修的陆师固守无恙。

左宗棠初次统兵作战,锐气正盛。他和鲍超试图吃掉黄文金这支太平军的精锐部队。左宗棠率部进驻梅源桥,鲍超的部队控制了洋塘周边。

黄文金不甘示弱,下令修筑壁垒,绵延二十里,趁着天下雨雪,悄悄渡过西河,来到谢家滩,在夜间修扎三座浮桥,企图袭击鲍超的部队。左宗棠见鲍超不懂兵法,布阵时令自己陷入绝境,便派罗近秋率部保护鲍超的军营。

太平军上一年在江苏取得的胜利鼓舞了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的各支部队。彭大顺和朱衣点等人的部队于1月上旬从江西东进福建,在1月13日攻入汀州。

为了在安徽和江西取得绝对优势,李秀成于1月份率部离开苏州,开入安徽。苏州大局由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和纳王郜云官主持。

李秀成发誓要拔掉设在安徽东南部的湘军大营。他派古隆贤所部于2月15日从石埭南下,攻打祁门。江长贵率部在大洪岭将太平军击退。黄惠清率部在大赤岭阻击,被太平军击败。

唐义训部赶到大赤岭增援,于2月17日在石门桥打败太平军,迫使古隆贤率部翻越大赤岭撤走。

鲍超与黄文金对峙了半个多月,在2月18日命令部队出击,陈由立等部攻打中路,黄庆等部攻打左路,陈得胜等部攻打右路,马伍承的部队弥补隙缝。

黄文金命令部队从鸡公坡渡河,扑向鲍超的军营,被罗近秋的部队击退。鲍超麾军扼守谢家滩,发起反击,直逼浮桥。太平军抵挡不住,阵势溃散,军士们纷纷夺桥而逃,在西河中淹死许多。鲍超的部队斩杀四千人,将太平军壁垒全部捣毁。黄文金负伤,连夜逃走。

第二天,鲍超率部追击太平军,到达彭泽的下堣坂,左宗棠的部队则将太平军追赶到黄麦铺。

黄文金的落败令太平军十分吃惊,安徽青阳和铜陵的太平军南下增援黄文金。两支太平军会师后,占据建德,声言要南下回攻景德镇。

浙江的民团在2月份又有动作,蒋贵斌率部攻克杭州西南六十里处的富阳。赵景贤派兵再次攻克长兴。太平军一支部队从宜兴来攻,被赵景贤部击败。 txt小说上传分享

1861年,咸丰十一年(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