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性┪薮�缮炝恕�

曾国藩首先描述了一番太平军中这些被迫从军的军士所受的苦处,说他们一进部队就要做苦力,挨板子,连衣服和鞋子都穿不上。打仗害怕,进退两难。离乡背井,思念爹娘。家中贫困,儿子饿死,妻子嫁人。若想逃跑,太平军设卡,清军盘查,团勇讹诈。总之,一肚子苦水无处可倒。

曾国藩说明了太平军军士们的苦情,然后规定了八不杀。

第一不杀老和少。

湘军俘虏了老年和少年的太平军军士,不但不杀,还要立即释放,发给护照,让他们顺利返回家园。

第二不杀老长发。

老长发就是太平军的老兵。湘军俘虏了这些人,不管他们的头发长达一尺或两尺,都不加害,要遣散回家。

第三不杀面刺字。

太平军在胁迫从军的军士脸上刺字,以断绝他们当逃兵的念想。太平军的军官们相信,清军抓到这些脸上刺字的军士,一定不会轻饶。曾国藩针锋相对,要求不杀脸上刺了字的俘虏,劝他们用药水将所刺的文字洗去,然后将他们释放。

第四不杀打过仗。

与清军打过仗的太平军军士,成为俘虏以后,湘军也不能杀。只要他们放下武器,就将他们释放。

第五不杀做伪官。

太平天国委任的官员,成为俘虏以后,也不能杀。他们当中被胁迫接受官职的,可以从宽处理。

第六不杀旧官兵。

被太平军围困俘虏的清军,加入了太平军的,成为湘军的俘虏以后,也不能杀。

第七不杀贼探子。

曾国藩认为,太平军的哨探,也有些人是受了蒙蔽,可以不杀。

第八不杀捆送人。

被乡团捆绑押送给湘军的人,其中有些只是逃难的百姓,也不能杀。

这八个不杀,基本上囊括了俘虏中除军官以外的所有人。所以曾国藩用了“人人不杀”这个说法。他要让太平军的军士们都不害怕湘军,都相信自己被俘后能找到一条生路。

他说,太平军要把这些人聚集起来,而湘军要把他们解散。太平军要将这些人掳去,而湘军要将他们释放。湘军给每个被俘的太平军军士都发一张免死牌,可以保证他们性命无虞。

曾国藩说,不仅要保证他们活命,还保证不算旧账。他们回到家乡后,不许县官追究往事,也不许他们的仇人再告旧状。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861年,咸丰十一年(5)

曾国藩说,他的《解散歌》,是给州官和县官打招呼,也是通知兵勇和团练。只要遇到被胁从的难民回家,不许抢夺他们的银钱,不许剥掉他们的衣服。

曾国藩的《解散歌》发表后,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湖州的赵景贤虽为书生,身材不高,但生就一副武夫的面容,颇有威风,一张大口容得下拳头。他生性好杀,声称“能够杀人下酒,平生一大快事!”与太平军大小百余战,他都亲冒矢石进攻。但他读了《解散歌》以后,幡然悔悟,不再嗜杀,抓到俘虏后,将胁从者全部释放。

202

李世贤于3月份打败左宗棠的进攻以后,于4月初率部从婺源向西南推进,攻打乐平。左宗棠率部在甲路迎战,前锋陷入太平军的埋伏,又吃了败仗。

李世贤的部队占据了乐平东北五十里处的涌山沿沟,左宗棠在这里扳回一局,将太平军击败,得以保全部队,连夜撤回景德镇。

曾国藩见太平军两路大军深入江西,影响绵延几百里,便派陈大富率部驻扎景德镇,腾出左宗棠的新楚军四处攻战。左宗棠率部向西南湖区挺进,奔向鄱阳。

4月9日,李世贤率领几万兵力攻打景德镇,陈大富率领四千人防守。李世贤自南陵一战后,对陈大富恨之入骨,发誓要除掉这个死对头。

李世贤想出一条计策,令精锐部队全部埋伏在牛角岭、柳家湾和回龙岭等处,自己率领诱敌之兵,从镇南的双凤桥奔向李村。

陈大富果然上钩,领兵从城内出击。李世贤佯装败退。陈大富率部追击,跃马争先,参将田应科等随后跟进。

突然,李世贤率部从镇东包抄出击,伏兵一起杀出。陈大富挺矛死拼,被炮弹击中左胸,鲜血淋漓,裹伤后继续鏖战。

李世贤派出另一支部队,从小路来到陈大富军营,焚毁营垒。

陈大富见营中火起,下马向北方叩首,说道:“为臣尽力了!”

然后跳进李村河而死。参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