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2/4页)

迪是刘长佑旧部,深得刘长佑信任。

按照惯例,云南的编制内清军都是从练军中挑选,十个里面挑七个,都发给全饷,听从征调。淘汰下来的留在营中,月饷只发七成,缓发七成,文武官员都说他们不能胜任防守。

刘长佑决定裁兵就饷,将编制内的清军减半,发给五成兵员的军饷,另外留下十二营练军,以候调遣。这样每年只增加了十多万两银子的开销,但全省的军制焕然一新,部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李鸿章于9月13日与威妥玛在山东烟台签订中英《烟台条约》。清廷将杀死马嘉理的人处死,向英国赔款道歉,允许英国人开辟印藏交通,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和北海为通商口岸。

英国人又提出要求,要在云南设埠通商。清廷下诏,让刘长佑发表意见。刘长佑上奏,不赞成马上在云南开通商埠,担心再发生类似马嘉理这样的案子,影响全局。他提出在三五年后,局面安定了,再派员与英国人商办。

冬天,四川巴族人袭击云南东北部的昭通。总兵全祖凯派兵渡过省界金沙江作战,将巴族人的船只全部烧毁,巴族人退回住地。

昭通的大关和镇雄的伐乌关同时出现绿林军,刘长佑派全祖凯部将绿林军全部扫平,迤东也再次回复平静。惟有东南部的广南县那鸡寨有几百名行劫多年的绿林军,占据山岗,大肆抢杀。宝宁知县李宾领兵将他们击退,斩杀首领王喜。

12月1日,五十八岁的湘阴人郭嵩焘率领同行的三十多人,乘坐英国邮船“特拉凡科”号于午夜12点从上海虹口码头起航。他被清廷委任为出使英国的钦差大臣,专门就马嘉理一案向英国政府道歉,以示友好往来。

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苦乐交杂的使西历程就此开始。

382

刘锦棠在8月份率轻骑赶赴吉木萨尔,与金顺商量军事。他和金顺约定,由金顺率部驻扎阜康城,他自己率部驻扎城东的九营街,以图进取。

左宗棠增派徐占彪部接防巴里坤。他又命令驻扎在哈密的张曜,将分派在甘肃安西驻守的兵力全部调到哈密,以加强哈密与吐鲁番一带的防御。

张曜到达哈密时,发现当地的回民都被白彦虎胁迫走了,留下一片荒芜。张曜牢记着左宗棠的叮嘱,在这里试验军垦。

他首先发动士兵和当地老百姓寻找水源。有经验的老兵发现一片长势较好的草地,想到有草就会有水,便借来锄头一刨,果然找到一股清泉。老兵带着人马沿着这线草地往前走,找到了源头,水源距离张曜所部分片屯垦的土地约有十来里。张曜便从部队的军饷中节约开支来挖修水渠。

张曜所部只有一营担任警戒,其余全部投入屯垦,一支部队挖渠,一支部队烧荒挖土。为了防止水在流经途中渗透浪费,渠道挖好以后,全部用三合土砌一道护壁。平原上到处都是挖土烧荒的士兵,插满了“左靖恪军”的旗帜,到处响起了湖南的花鼓戏与安徽的黄梅小调,一派祥和景象,哪里像有战事的样子?

1876年,光绪二年(4)

几个回民出于好奇,过来瞧瞧,试着问了一句:“能不能给我们几块地种种?”张曜说:“行,你们有经验。你们还可以宣传朝廷不杀回民。”张曜不仅拿地给他们种,还免费提供种子和农具。这样,又有九百多户回民返回家园种地,一块荒芜了的土地马上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炊烟四起,鸡犬之声相闻。

张曜所部一共开出水田三千五百亩,旱地一万五千八百亩,植树十万株,开挖石渠十一里半。

兵屯带动了民屯,哈密地区来归的农户超过两千户,种粮食几个月就见到成效。远距离运输粮食的做法基本停止,在古城与济木萨一带甚至还有部分军粮出售。

白彦虎听说湘军大举出动,还在搞兵屯,大为恐慌。他率部从红庙移驻古牧地,联合当地回民马明的部队抵抗湘军。他们剔发改服,暗中依附安集延人。安集延人也派缠头回民助战。

刘锦棠经过侦察,发现阜康城西水洼纵横,绵延二十里,可以疏通荒废的渠道,供给饮用水。从这里向戈壁走出五十里,直达黑沟驿,才有泉水。

8月8日,刘锦棠令部队开沟引水,靠着废渠扎营。第二天,部队开往戈壁,假装挖井,以使敌人放松警惕。

刘锦棠与金顺约定,当晚出兵偷袭黄田,攻破敌军关卡。

夜幕降临,古牧方向远远地传来号角声,刘锦棠和金顺所部先占据山冈,余虎恩和黄万鹏等人的骑兵从山上冲下,与白彦虎的骑兵厮杀。鏖战良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