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2/4页)

案复述一遍后,又再其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补充措施,各项保证,必从惠民出发,让百姓听得连连点头。

末了,他又道:“朕远在京城,无法看到百姓的切实需求,以为兴土木必定劳民伤财,因此太过武断地对待楚大人所提出的施工建议。殊不知,工程事好,却也须用好的方法去执行。昔者承宣无能,官员腐败,所以将这好事做成了坏事。朕必定以此为戒!开河修路都是为了百姓,朕必定以百姓福利为先,坚决杜绝承宣之乱。国家的建设离不开你们大家。为了保证工程能顺利且尽快地为百姓服务,朕也希望大家能够监督朕,监督各级州县官员,同时也能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

全场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纷纷感慨,这才是我们的好皇上。当下就有人当场就询问什么时候开始施工,一定要报名参加。

段君铭回答道:“什么时候施工要等楚大人将全路线考察完毕,再制定出最保证百姓利益的路线和方案。这事是由楚大人负责,所以,朕也得问她的考察进展得是否顺利呀。”最后一句玩笑地说出,让大家心中都松了一口气,转而支持楚今朝的考察工作来了,有人甚至为前段时间的冒犯道了歉。

段君铭也跟着道歉,表明百姓情有可原,就连他自己也错怪了她。借此又顺水推舟地收回了乔少光那原本就并不存在的圣旨,算是帮他们圆了这个谎。最后,他还向所有叛民道歉,表示因为对百姓关心不够,导致了君民离心,所以出现了叛乱。这一下,将百姓叛乱的原因直接划到自己头上,让最后煽动叛乱的人也放了心,于是,中心力不在的叛民几乎是当场就欢欢喜喜地解散了。

楚今朝站在他身后,看着段君铭在霍颖光的保护下与百姓谈笑风生,君民一体,那幅画面几乎刺得她忍不住想流下泪来。

“今朝,他日找出答案时,一定要记得回来告诉朕。”

她不知道她到底找到了没有,但这样和百姓在一起的段君铭,却着实是给她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承宣帝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没有得到百姓的理解。他满腔对百姓的关爱,结果换来了所有人的仇恨。而段君铭呢,他站在这里轻轻松松几句话,轻易就收买了所有人的心。

要说他爱这里的百姓?她一点儿都不信。可是,他就是能让百姓相信,他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承宣帝做的再好不过了,却仍旧失败。但也许,应该是民心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宜县的暴乱解决,楚今朝要继续南下。对于这早知道的答案,段君铭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阻止她。宜县如此,其他地方必然也同样问题重重。不让她亲自走完这一趟,她势必不会安心。

那他就在盛京等她吧。她前面要走的路,到底还有多少困难险阻,连他都无法预料。那么,就让他回去帮她先开路吧。而他前面要走的路,还有多少重山障碍,他也无法知道。那么,至少试着走走吧。

只是,在那之前,还有一件很要紧的事情要做。

“你是整个南北河道的总设计人?”趁着楚今朝去收拾行李,霍颖光这边也在安排人马组织回京,他把楚今朝身边那个跟屁虫叫到一边,决定要“知己知彼”。

“勉强吧。”项少初很听话地跟他一起出来,但他一出来就盯住了岭州府衙的大门,根本没理睬段君铭,听到他的问话也只是勉强应付着。

“勉强?”段君铭挑挑眉,有些高兴对手不如他想象的厉害,接着问:“那谁是真正的负责人?”

项少初斜眼睨了他一下,忽然抬手指着府衙建筑问道:“你知不知道,其实这间楼很容易塌?”

段君铭皱了皱眉,非常不高兴项少初这轻慢的态度,索性也放下了想先套近乎的态度,轻蔑道:“你知不知道,其实你的脑袋也很容易掉下来?”

项少初微怔,随即笑了,终于回过头来正眼看着他,然后笑得更欢乐了,诚实地摇头:“不知道。”

段君铭脸色沉了沉,道:“那朕也不知道。”

项少初闻言,走到他身边,很热心地替他扫盲,道:“不知道没关系,我跟你讲你就知道了。”他指着府衙其中一根柱子,“只要抽掉那根柱子这整座楼就会顷刻之间变成废墟。所以我说,很容易吧?”

段君铭本来不想理,但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却根本不以为意。与那根柱子并行的还有其他,少了那一根,楼顶多也就是歪一角罢了,哪里就会那么夸张地变成一堆废墟?

项少初见他不信,也没有一定要说服他,拍拍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