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2/4页)

当时默许的。而这次斛州变动,陛下您也没有更换他们,我给他们写这个就是怕这些人碍于我的情面而不好好配合王泉大人,所以才写的这个。”从青华山碧云峰到宫城路不近,一路奔驰下来麦仲肥感觉刚才喝的酒有些上头。

“没别的想法?”太宗皇帝逼问了一句。

“呵呵~陛下,您也太高看我了,我能有什么想法?这次回长安,这辈子还能不能见到斛州都是在陛下您的一句话里。什么时候由得我了?”这话有些怨望在里面,而且是当着另外三个老臣的面说的。换个皇帝也许就直接把麦仲肥治罪了。

三个老臣也有些紧张地看着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脸往下一沉,看了那三个老臣一眼,缓缓说“你们下去休息吧!麦仲肥,你留下。”

“遵旨!臣等告退!”三人躬身施礼后退出明德宫。

等三个老臣走后,太宗皇帝看着麦仲肥说“就凭刚才那话心存怨望,朕就可以治你的罪!但朕知道你在这事情中感觉很委屈,朕也就当没听到。现在朕想让你再回斛州任刺史,可好?”

酒精上头的麦仲肥张口就说“不好!小臣我决定罢工不干了!”

“什么?你再给朕说一遍?”太宗皇帝终于怒了。

。。。。。。。。。。。。。。。。。。。。。。。。。。。

看书不给票,不是好习惯!

第132章 烂摊子

太宗皇帝一怒,麦仲肥多少还是有些害怕。他来这朝代九年时间,多少沾了些时代的风气,但他毕竟不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君权至上在他脑子里并不是根植很深,害怕归害怕,自己的话也要说完。

“陛下,您还先别冒火,听小臣把话说完。王大人虽然只在斛州一年,但政令已变。斛州本来就是以工商业起步,现在信誉已失,再想找回信誉,那需要时间。即使小臣回去,没个二三年斛州商业信誉难以恢复原样,破坏容易,建设难啊!如果小臣正在治理中,陛下您又下旨命小臣回来,那小臣又白忙活了。所以小臣不想去。”麦仲肥躬身抱拳坦言相向。

太宗皇帝沉着脸,耐着性子听完。心里也在犯嘀咕,这小子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人无信不立。便开口问道

“你打算需要多长时间?”

麦仲肥心里也在打着小算盘,今年是贞观十二年,离铁勒薛延陀叛唐还有二到三年。薛延陀叛唐斛州肯定会受到巨大冲击,也就是说自己刚能把斛州恢复过来,就要赶上这次冲击。虽然时间上只有半年,但战争的破坏力不可小视。这样又须三年,加起来就是七年,期间流散附唐的小部族太宗皇帝一定又会塞给自己,那没十年时间无法安定发展。可这该怎么给太宗皇帝解释呢?灵机一动,想到自己的二天师身份,急忙半闭眼睛,右手指头一阵紧忙活,嘴里念念有词:A、B、C、D、E、F、G…

之后猛睁开眼睛道“陛下,如果您想要小臣回斛州,小臣需要陛下给个保证,十年不动,方才可以。”

太宗皇帝眼看着麦仲肥在那里弄鬼,却听不懂。直到麦仲肥说需要十年才问道“十年不动你?”

“是陛下。因为小臣掐算就在这十年中北疆会起刀兵,斛州地处要冲,必受其害。十年不一定够,但小臣勉强可以一试。”麦仲肥一脸严肃地说。

“北疆会起刀兵?你确定?”太宗皇帝半信半疑心里暗自思想:北疆?铁勒?回鹘?奚?靺鞨?还是仆骨?仔细想都有可能,却又都不太可能。“你可算出是哪一部?”

麦仲肥有装模作样了一番后摇摇头道“小臣道行不足,只能算出十年中北疆会起刀兵,但哪一年、那个部落,小臣算不出来。”

“恩,你且下去,等朕的诏谕吧。”

打发走麦仲肥后,太宗皇帝急忙把地图展开,自己研究起来。本就是通军略的马上皇帝,看了一会地图上各部族分布情况后,心里也有了些大概,只是反相未显无法定论,却也不能发兵,只能先做好准备。

之后中书省接连发出几份诏书,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为庆州道行军总管,屯云中;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屯灵武;凉州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屯凉州;营州都督张俭屯营州;李勣自率并州大都督府劲兵七万,屯朔州。

接着发斛州副都督席君买允其扩充骑军至五万,屯斛州。

贞观十三年春,又发诏书。中大夫麦仲肥复任斛州刺史,在任期间可便宜行事,并要求立刻上任,允其去兵工厂领手雷二百枚交于斛州骑军备用。这也是太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