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页)

成立。在京的山东劳工数万人于彰仪门外的旷野###,要求政府万勿签字;南昌、杭州等地学生游行;广州、吉林等地召开国民大会,12日,山东济宁学界展开爱国活动,并成立学界联合会。13日,开封各校学生召开联合大会。14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15日,烟台学生游行。16日,山东各地抵制日货;厦门学生游行。17日,合肥、漳州等地学生游行。18日,武汉各校学生3000余人###游行。19日,北京各专门以上18所学校学生再次罢课,发表宣言。20日,北京各中学学生也全部参与罢课。各校学生组织“救国十人团”,在北京城区和昌平、长辛店、保定等地开展讲演活动,号召抵制日货;还组织护鲁义勇队,进行军事训练。 23日,天津中等以上学校罢课。26日,上海中等以上男女学校学生全体罢课,在公共体育场召开万人大会,举行罢课宣誓:“吾人期合全国国民之能力,挽救危亡,死生之义,义不返顾”,随后举行环街游行。此外,济南、保定、苏州、南京、武汉等地学生也相继罢课。

迫于民众的强大压力,段祺瑞政府不得不于6月9日和10日批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币制局总裁,1915年的驻日公使,向日本进行各种借款的经手人)三人辞职。

6月11日,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高一涵等人到北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如果政府不接受民众要求拒绝巴黎和约,则“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陈独秀因此被捕。

17日,段祺瑞政府决定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北京###立即号召学生投入拒签和约的斗争。18日,山东派出各界代表80多人进京请愿。北京、上海等地学生、工人纷纷响应。在巴黎的华工和中国留学生也强烈要求拒绝签约。

6月28日,和约签字当天,中国留法学生和工人包围了中国代表寓所,代表团最终违抗段祺瑞政府的命令,拒绝在和约文本上签字,并宣布中国不承认该和约条款有效。【1。 五四运动和中国拒签和约、美国不批准和约,意味着日本侵占山东合法化的图谋严重受挫,这是一次重要的抗日斗争,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2。 五四运动的拒签成功,使得日后侵华战争中中国当局对卖国条约的签订非常谨慎,密约更加秘密,才出现日后《何梅协定》等怪事。3。 黄: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的影响至深至远,它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化和思想的解放运动,更是一场高举民主和科学火炬的爱国运动。它点燃的爱国和民主的火种,必将延绵千秋万代。】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三场奇怪的战争·三个狼狈的军阀(15)

军阀混战

1920年7月,直系军阀趁段祺瑞政府因五四运动而声名狼藉之际,以吴佩孚为总司令发动直皖战争,联合奉系张作霖部推翻了段祺瑞政府。

1922年4月,日本又支持张作霖与吴佩孚政府进行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战败后,退出关外,双方以山海关为界订立停战协定。张作霖随即以省议会名义,推举自己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于是,形成直系独占北京政府,奉系在东北“自治”的局面。【日本大举入侵前的东北局势初步形成。】

1923年2月7日,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激化了国人对直系的声讨。日本怂恿张作霖联合浙江的皖系卢永祥部,从南北两面夹攻直系。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由于直系孙传芳率军增援,卢永祥部最终未能战胜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部,皖系军阀彻底垮掉。

“江浙战争”爆发第二天,张作霖以支援卢永祥为名,派兵入关进攻直系。双方逐渐投入数十万兵力在山海关一带展开第二次直奉战争。

直系将领冯玉祥回师北京,发动政变,令曹锟下令停战,免除吴佩孚本兼各职,曹本人自动退位。冯玉祥自任中华民国国民军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

1925年10月,英美支持下的直系军阀孙传芳,在南方对直系开战,夺取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

1926年1月,由于美、日撮合,直系军阀吴佩孚与奉系张作霖达成“谅解”,联手将冯玉祥国民军逼往西北地区。

在北方和南方军阀混战的同时,西南和四川地区一直处于军阀混战之中。其中,和北方、南方情形相似,军阀混战对国家和民众带来的浩劫罄竹难书。

【1。 如果不是因巴黎和会爆发五四运动,日本对段祺瑞政府的“菊分根”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