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上级的要求,批宋江或追查政治谣言。

谁会喜欢开这样的会呢?

我们喜欢,极其喜欢。不管是先进知青还是落后分子,我们全都喜欢集中日。我们是多么喜欢国家管着我们啊,我们最怕没人管。

这个月的集中日刚刚结束,我们又会盼着下一个集中日的到来。大家的自行车在公社门口挤着,男生和女生,一步一回头。

这种心情你们是不会理解的。

我最喜欢在农忙的时候集中,这样就可以不用出工!尤其是双抢季节,白天在田里割一天稻子,腰都快断了,吃完饭紧接着还要出夜工打谷,到半夜才收工。这时候就想,怎么还不通知集中呢,快快通知集中吧,再不集中,人就垮了。这时候,我第一羡慕安凤美,她不出工,她落后,她躺在家里睡大觉。

集中日可以吃到公社食堂的饭菜,那菜面上有肉,肥猪肉,一想到肥猪肉我肚子里的口水就会汹涌而出,长江滚滚向东方,葵花朵朵向太阳,肥猪肉在我插队的日子里,就相当于东方和太阳。事实上,我小时候特别不爱吃肥肉,吃了肥肉就想吐,但插队之后这个习惯就彻底改变了。插队仅三个月,嘴里就淡出个鸟来了,这是《水浒传》里鲁智深说的(事隔多年,当我来到北方,我才知道这是一句粗话,鸟字在这里不是指天上飞的鸟,而是指男性生殖器,既如此,鸟就不能再念鸟,而要念DIAO,这个音比较下流,写成字就更下流)。我光着脚,裤子卷到小腿肚子上,脚面有泥水的印子,正是踩田时节,每人拄着一根棍子,在水田里踩来踩去,把杂草踩下支,把长得很像水稻的稗草拔掉。在踩了一天田之后看到灶台上没有菜,于是我站在知青点门口高声说道:嘴里都淡出个鸟来了!

接着我和高红燕都开始想念罗东,但罗东生病回家了,如果他在,我们可以让他去偷菜。

他胆最大脸皮最厚,有人看见,他就笑嘻嘻的,谁都拿他没办法。我和高红燕也偷,我们叫摘菜,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有一定的道德感,要等月黑风高,四处无人,我们就像贼一样,头扎布条,肩扛布袋,踮手踮脚地走在通往自留地的小路上。我和高红燕,从小就是好孩子,要我们做贼真是难为我们,我们互相鼓励,心里的鹿却在奔跑,我们来到菜地边,心惊胆战,手忙脚乱,瞎掰一气,在黑暗我听见菜梗掰断的“喀嚓”声惊天动地,震耳欲聋,是内心的软弱放大了这普通的声音。

以貌取猪(2)

玉昭说,知青去过的菜地就像野猪打过滚。队长让赵战略告诉我们,摘菜要从菜帮子先摘,不要只摘菜心,那样整棵菜就完了。三婆说,摘哪家的都不要紧,谁家的菜都吃不完的。

在没有菜吃的日子里,我们更加热切地盼望到公社集中。

集中日,那意味着一只瓦饭盅和一只粗瓷碗,瓦饭盅圆形平底,里面有层发亮的黑釉,外面是浅米色的瓦质,隔热,手感粗糙舒适,这样的平底饭盅专门用来蒸饭,一层摞一层,放在一只像小锅炉那么大的木蒸笼里,盖上大木盖,用湿布捂着有缝的地方,白色的蒸气噗噗地升起来,食堂里雾气弥漫。想起瓦饭盅我感到左手有点烫,这种烫温和而妥帖,不是平滑的碗壁透出的那种锋利的烫,饭盅里有平整而结实的米饭,散发出淡淡的木的香味,这是木蒸笼的味道。我就是吃着这种饭一路长大的,一闻到木头气味的饭就倍感亲切。粗瓷碗里有半碗萝卜丝,最上面有好几块黄澄澄香喷喷的炒猪肉,有肥有瘦,间杂着碧绿的青蒜,我毫不犹豫,夹起一块肥肉就往嘴里送,肥美的肉香一下充满了我的全身,每一个空虚饥饿的细胞瞬间获得了某种浮力,身体在肉香中顿时变轻了。吃完肉之后我才想起来,我小时候看见肥猪肉是要头晕的,这个奇怪的记忆使我大惑不解。

两眼炯炯有光亮的小黑猪,黑得像最优质的木炭,一看见它我就没头没脑地欢喜上了,如此看来,我比猪还幼稚无知。一个幼稚的人以貌取猪捉了一只猪花,日后把这只猪养成了一只猪精,此事顺理成章。

在公社知青会上,领导拼命表扬一个养了一头大肥猪的集体户,号召大家学习。到了分组讨论,罗同志就让每个知青点表态,由于刚刚吃上了炒猪肉,大家都兴奋,纷纷表示,一定养一头大肥猪。丁服的那个组还表示,要养两头,丁服发言说,养一头是养,养两头也是养,养一头可以改善生活,养两头则可以支援国家的建设。丁服态度诚恳,不像是装的,她在我们班的时候就是这样,任何假大空的话,到了她那里都会变得恳切真实,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一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