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第1/4页)

微软的帝国梦,总是要一步步的摧毁才行。

但于骏没想到投资朗科的是微软,印象中朗科作为唯一一家在计算机存储器市场上拥有全球性创新性专利的中国企业,在后来的发展却显得极为乏力。

U盘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外设移动式存储设备,应用的方面极广,前期的mp3近乎都采用朗科的解决方案,而朗科本身也获得了从区级到国家级多项的褒奖。

可最后呢?仅是一家年营业额不过数亿的公司罢了。

问题出在哪里?是跟国外那几家自称也拥有U盘设计专利的公司打专利战拖延了时间?还是微软投资后,左右了朗科管理层的决策,让这家企业在道路上偏离了方向?

或者是更深层次的原因,但光从朗科在最需要资金的时候,作为一家突破性的企业,得到的却是微软的投资,就可见国内的投资者们眼光有多差。

两三千万美元的投资,就算是打了水漂,都是应该赌的。

于骏亲自来深圳自是看重朗科的前景,拥有了朗科的专利后,基本上解决了随身设备上的存储芯片问题,虽说朗科的授权费用一直不高——这点从后期朗科的营业额都能瞧得出来,每年专利授权费用数千万美元,每年营来额数亿人民币,基本上成了一家专利型的研究企业——但于骏还是想要将朗科拿在手中,至少不能落在微软等国外企业手里。

反击国外专利池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不停的收购专利公司,二是创新。

创新云电等公司已做到了极致,想要拔苗助长都不太可能,剩下就是资本方面的事,这些事主要集中在雷雨基金和褚浩伟团身上。

收购国外的专利公司还不是时机,商业风险不提,政治风险还是拥有,何况,还未等到全球的网络股、高科技股跌到谷底,现在出手有些得不偿失。

但国内的专利公司,却是一个不能放过。

互联网的冬天,对于骏而言,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春天了。

“要横插一杠子就插吧,反正这种事也不是没做过了,”于骏嗤笑声说,“我们跟甲骨文是战略伙伴关系,早就将微软得罪够了,也不需要再给他什么面子,再说朗科是中国企业,这是家务事,哪里论得到它插手。”

“你就不所微软恼羞成怒,不再将oEm的视窗系统卖给云电?”王冰也笑。

西岭控股四处出击,真正的敌人多过朋友,但只要是西岭的朋友,那得到的将不会只有资本上的帮助,甲骨文的软件商店就是一例。

“这种伤人伤己的事,微软不会去做,”于骏看得明白,“每年微软能在国内赚钱,不少就靠的是代工厂里的oEm订单,现在云电又在扩在规模,得罪云电,吃亏的更是微软,要逼得急了,现在上马系统软件项目也不是不可以。”

易光耀一愣,忙问道:“骏少,西岭有上马系统软件的计划?”

“暂时没有,让求仲君只是在做着些基础性的研究,但不是说永远都没有,微软坐在王座上太久了,总该有个人拉它下马,我倒是乐意这个人是中国人。”于骏笑道。

康成贵听得目瞪口呆,世界超一流的软件巨头,在于骏嘴里却像是随时都能拉下马一样。

“先不说这个,我得到的消息是朗科这两天就将和微软签订投资协议,微软出资一千八百万美元,将得到朗科18%的股权,总体估值是一亿美元。”王冰说道。

估值倒是极为精准,别瞧微软是做软件的企业,那些投资部门的负责人个个都是华尔街里出来的精英,眼光极毒,要以十年的投资期算的话,那在能免费得到朗科授权的情况下,还能每年分享到上千万美元的分红,回报率在五至十倍左右。

“明耀,你的看法是?”于骏喜欢听专业人士的分析,王冰充其量是个半桶水。

“我怕朗科害怕得罪微软,就算我们的出价超过微软,都不一定会临时改变主意。”易明耀沉吟片刻后说,“朗科的总裁是个归国华侨,在美国生活了十年,对于契约精神还是比较注重,更重要的是微软实在不是个能随意得罪的企业。”

“我就能随便开罪吗?”于骏笑了。

微软在整个行业内的积威自是不容小视,想当初某些企业在得到微软的注资后,便大肆宣扬,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却不知有几家企业是真正在得到注资后,能有质的飞跃的。

大多的除了得到一批钱外,就再度的寂寂无闻,或者在本专业里慢慢的转向,到了别的方向,且不说微软,就说国内那些被收购的品牌,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