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知自己去处,便说自己还要往洞中去取所用的一口宝剑。

甄济回到洞中,用木炭写了自己得遇异人接引,要往铁砚峰去,元儿如回来见字,可往那里寻找等语,还未写完,猛想起铁砚峰这个地名甚生,不知在哪座名山之内,即便元儿来此,见了题壁,也难于寻访,忙取了宝剑纵下崖去,想问时,那十几个怪物已然不知去向,道童正等得不甚耐烦,一见甄济下来,未容他张口,便一手紧握甄济臂膀,喊一声:“起!”直往来路上飞去。

甄济在空中惊喜交集,耳听呼呼风声,周身云雾包围,一会工夫,身落平地。睁眼一看,只见丛岭杂沓,峰回路转,山石灰黑,寸草不生。真是个穷山恶水,雾惨风凄,无殊地狱变相。情知不是善地,但是身已至此,有何法想,只得跟那道童往山环中走去。

道童捧着蟒鞭在前引路,上下峻崖峭壁,如履平地,如非甄济自幼学会轻身功夫,哪里追赶得上,就这样拼命随着纵跃,还累了个吁吁气喘,汗流侠背。有时更见毒蟒、恶蝎、守宫、蜇蝎之类,大者十丈,小者亦丈许,盘踞路隅。见了人来,牙吻开张,蟠旋伸缩,似要攫人而噬。

甄济见道童见了这般恶毒之物不做理会,便也不敢招惹。手按剑柄,防前顾后,吊胆提心地走有多远,还不见到达,又不敢问道童。觉体力有些支持不住,忽见前面有一块平地,虽有数十株松杉杨桧,大都枝叶凋零,老干搓讶,死气沉沉,了无生意。天又昏暗得快要压到头上,越显鬼气森森,疹人毛发,又见树下面黑沉沉一片不住起伏,到了一看,正是适才夕佳岩所遇的那些似人非人的怪物,数目却多了好几倍,树上面也似有什么东西盘绕,枝叶不住颤动,抬头往上一看,瞥见是些奇形怪状的长蛇大蟒。因为树色地色俱都成了一片灰黑,四外云雾笼罩,不见天日,所以先时没有看清。那些怪物蛇蟒好似惧怕那道童无比,只要他长鞭微一抡动,便都吓得浑身乱颤,吱哇怪叫。甄济见道童如此威风,不由又歆羡起来,精神为之一壮。跟着道童走完那片平冈,两面危崖忽地排矢般插起,上面半截暗云包没,看不见顶,两崖中间,现出一条恶径。

道童到此忽然止步,回望甄济未曾落后,又无胆怯神气,一张死人脸上不由略露了一丝笑容。说道:“你还不错。待我与你回禀教祖,看你的造化,听候传呼吧。只是有一句话须嘱咐你:我们这里法令最严,平时只听教祖一人之命,违拗不得,道未成时,不准妄自行动,见了什么事物,更不准随便发问,你可晓得?”甄济连忙行礼,谢了指教。那道童也不再理他,先往谷中叩伏,默念了几句,忽听谷中有了一种吹竹之声,甚是凄厉,道童闻声,便自走进。

甄济见道童走后,四顾无人,阴霆弥漫下,到处都是毒蛇魔怪的影子,不由害怕起来。灵机一动,也学道童跳在谷口,朝内默祝:“弟子千里求道,一片虔诚,望乞收录,宁死不二。”叩祝方毕,忽然一阵阴风吹到前面,偷眼望上一望,面前不远站定一个怪状道人,面黑如漆,口红如火,头上乱发披拂,腮下疏落落生着几根山羊须,身却瘦小非常。披着一件黑色道袍,长可及地。甄济断定来人定是此中首要,连忙叩头不止。方想请问名姓,猛再一偷瞧,已然不知去向,只见一阵阴风往谷中深处卷去。

甄济方惊疑,吹竹之声又起,待了好大一会,不见道童出来。心想:“那竹声似在传呼,适才道童正是听了吹竹之声走进,行时也有且听传呼之言。可惜不曾问明,径自擅入又恐犯了此地规矩。”好生为难。又想:“常闻仙人所居,大都水秀山明,云霞围绕。适才一路所见,定是仙人试探我道心坚定与否,我只要见怪不怪,凡事如无闻无见,且冒险跪行进去,休要错过机会。”想到这里,便一步一拜地往谷中走进。入谷以后,路倒不甚难走,只是觉得地皮是个软的。

甄济此时已是心坚意定,不到黄河心不甘,一切俱都置之度外。拜行了一阵,快到尽头,忽见一个高大的崖洞,不敢再行妄进。正在跪伏思忖,猛地眼前一黑。偷眼一看,洞的两旁平空现出许多高身量的童子,俊丑各别,胖瘦不一,衣服五颜六色也不一致,装束却和先见道童一般。甄济哪敢说话,只吓得叩头如捣蒜,口里直喊:“仙师怜念愚诚。”说没两句,先前道童忽从洞中走出,说道:“师弟们各归原位,教祖已准他进洞参见了。”说罢,把蟒鞭往甄济身后一挥,便命甄济起立,随了入洞。甄济听得身后怪声大作,起身时节猛一转眼回顾,吓了个亡魂皆冒,原来先前只顾前进,却不料身后面跟了无数的青蛇怪蟒,个个馋吻流涎,红信似火一般地吞吐,与己相隔仅止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