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洞内,相助练那两仪微尘阵法,以备峨眉与晓月禅师、华山、五台诸异派三次斗法之用。此阵共分生、死、幻、灭、晦、明六门,有无穷妙用。除峨眉掌教主持全阵外,每一门上俱有一位道行高深的前辈真人主持。另外还请有九华追云叟白谷逸、滇西大雪山青螺峪怪叫花穷神凌浑、东海玄真子、黄山餐霞大师,连同峨眉本门两位仙长,共是六人,要练三年零三个月之久。如今峨眉众弟子俱都奉命在外积修外功。朱真人因元凡是异日传授衣钵的末代弟子,此去又为时甚久,虽然有那铸雪、聚萤两口宝剑,终因不谙剑术,一旦见了峨眉门下,有些相形见绌,又恐他行道时节遇见厉害敌人,不是对手。特加殊恩,命元儿三日后到金鞭崖上拜师,略传剑术。等朱真人走后,再随纪、陶二位练习一年本领,即下山积修外功。一俟功行圆满,并无过错,那时再传本门心法等语。我与雷兄送纪道兄走后,便遇你小弟兄几个回转,一时忙着饮食,无暇说起。我想元儿天资心地自不必说,不过此番仙缘,不劳而获,此去金鞭崖,务要敬谨修持,不可丝毫大意,以免有犯教规。元儿去后,除端儿与雷贤侄外,环儿、明儿大约不久也须前往红菱瞪拜师,此别俱非十天半月,你们弟兄五人拜盟一场,情同骨肉。你三人俱蒙仙师青眼,独有端儿与雷贤侄向隅,你三人异日如有成就,遇见良机,务须将他二人引进,方是正理。”

言还未了,司明忽然含泪向前,跪下说道:“孩儿情愿随侍爹爹,不去红菱瞪投师了。”铜冠叟惊间何故,司明便将适才心意说出。铜冠叟才知适才错疑了他,便笑说道:

“你这痴儿,也大把仙缘看得轻了。为父在江湖上在自纵横半生,都道我飞行绝迹,也未遇到仙缘。就连你雷伯父也算上,以他那样惊人本领,真正出入青冥的飞仙剑侠,也未遇见过一次。你表舅仅遇见一个异派妖人,便送了性命。我求了多少年,也仅只遇见你姊姊的师姊缥缈儿石明珠和那日岩前所遇,死在百丈坪的那两个妖入罢了。自从金鞭崖下遇见你纪伯父,得知朱真人在崖上修炼,因知仙缘遇合极难,不可强求,元儿一人独得朱真人垂青,己觉侥幸,并不敢代你们也妄自希冀。不想一日之间,你和环儿俱有遇合,真是做梦也不曾想到。此去拜银发叟为师,学成之后,不恃将来环儿报那杀父之仇,无须假手外人,连你也可希冀成就,岂非万分之幸,你怎倒不愿起来?至于我虽然上了年纪,身体尚健,无须有人服侍。我正想和你雷伯父商量,连我两家俱移居在且退谷去。一则谷中温和,不比这里气候高寒;二则你三人一经拜师之后,不是在山中学艺,便是下山积修外功,不能时常相见。这样既省得寂寞,又免往来不便。常言说得好:

‘一人得道,九祖升天。’你如不去,便是不孝。”

司明方要答言,猛听见元儿道:“猿仙来了。”众人回头一看,果然是猿仙从后山脚飞奔而来,肩上还骑着一个白毛小猿。三老已然知它是银发叟洞中守山灵猿,连忙立起。众小弟兄已迎上前去,一会工夫,陪着它到了跟前。

分别见礼之后,猿仙便把肩上小猿放下,朝着司明连叫带比。司明知适才路上,求猿仙借个小猿来服侍父亲,已获允准,好不心喜。忙问:“猿仙可是将小猿相借?”猿仙点了点头。铜冠叟知猿猴多爱饮酒,便命方端将月前带回来的好大曲酒取几瓶来。方端将酒取到,猿仙接过,嘴对瓶口吸了几下,犹自点头咂舌,似甚香甜。转眼喝完一瓶,向铜冠叟举掌点头,叫了几声,意思是在称谢。铜冠叟正想托它代向银发叟致意,猿仙已将余剩的几瓶酒夹在腋下,朝小猿叫了几声,又朝众人举手,长啸一声,脚不沾尘,如飞而去。

众小弟兄随后追赶,晃眼工夫转过山脚,哪里还有影子。回看那小猿,却未跟去,紧随在铜冠叟身侧,神情甚是驯善。方环满心想问何时入山,也未及问,铜冠叟虽听司明向猿仙询问,仍是不明就里。猿仙走后,才听司明说了经过。未及还言,雷春先已答道:“司贤侄孝思不匾,连猿仙也受感动,真是难得。自古只闻妇代子职,还没有见请猿仙来代子职的呢,这真是一个佳话了。”那小猿本站在铜冠叟身后,闻言便自走开。

司明也跟着赶了过去。

方母先见猿仙生相甚是高大凶恶,这小猿身体却长得和方端不相上下,浑身尽是白毛,腰间还围着一片鹿皮,臂也不长。细看面貌,也和人相似,不类猿猴。胸前隆起,腰肢甚是窈窕。除了通体长着长毛外,竟有七八分像人,及至见她听了雷春那一番无心的话,便已避过一旁,大有害羞神态。走得虽快,上身笔直,也不似猿猴跳纵行路。心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