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 (第1/4页)

“恩,对,师傅,就是经济适用房。王局对我说的也很实在,经济适用房利润低是肯定的,因为这毕竟属于安居工程,但是他跟我说保证我们挣钱。我刚才询问下了对建筑方面熟悉的朋友,经济适用房利润率应该在百分之十到三十左右,当然这取决于土地出让金的多少,就看我们能跟市政fǔ谈到什么程度了。”

林成听了王卫的话,也在沉思。王卫看林成半天没说话,接着说,“王局跟我说,虽然这活的利润跟商品房无法媲美,但是这确是实实在在的赢人心的事情,老百姓对不黑心的房地产商肯定有种感恩戴德的想法的。”

“王卫,你的想法呢?”林成没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反而先问起了王卫的意见。这也是林成成熟的标志,博采众长,取长补短。

王卫想了想,“师傅,我感觉咱们在没活的情况下,这活可以干,虽然利润率不是很可观,但是那是跟传统的房地产相比,但是相比较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七十二行来说,那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就是相当可观了。咱们即使是全部贷款,那相比贷款的百分之七八的利率来说,咱们的盈利肯定要超过百分之十,正好跟咱们干活的工程队工头们也经常找到我,问我这批活完了后,有没有别的活?意思就是有活还跟咱们干。”

林成一点头,“好,那就干吧。”

“师傅,我有个想法。”

“你说。”

“我感觉咱们是不是应该注册一个房地产公司,就叫鲲鹏房地产,然后把我们的装饰公司,还有一些包工头们都纳入我们的房地产公司,我们要做出自己的品牌。”

“哈哈,好,你这个建议非常好,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办吧。”林成想了一想,“哦,对了,开发房地产的前期资金的问题有缺口吗?”

“应该问题不大,咱们在全市广告牌工程完工以后,预计利润能有一点五亿到两亿,开发房地产应该是差不多。”

林成一点头,“恩,行,不行就想办法贷款,反正我们做的是民心工程,虽然利润少,但是绝对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知道,师傅。”

林成现在的收入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车队的填海工程,填海收入扒皮可不少,这可以算是大头。二是王卫主持的广告牌工程,这也不算少。第三就是烟威和文登的货站的收入,一年也是近千万。

现在林成是挣了些钱,瞄准的是经济适用房,还有龙泉镇的旅游业。其实这两个都不算是最好的赢利点,有这么多钱,光是存银行,利息也是上千万。现在的林成看重的是用钱改变自己乡镇的面貌还有改善人民的居住水平,可以说林成的立意很高远。

把经济适用房的事情交给王卫办,林成放心。把旅游景区的事情交给小建,林成也没后顾之忧。王卫跟建设局有良好的合作的前提下,再做房地产商都不愿意做的经济适用房,政fǔ应该会在政策和土地出让金方面给予适当大的优惠吧。小建是文登本地的TZD,在文登有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建设景区需要疏通的方方面面,交给小建,也绝对没问题。

各项生意业务都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林成很高兴。唯一的就是现在的货运,还没达到林成理想中的程度。物流的最终要达到物通南北,流通天下的程度,不过现在鲲鹏货运仍然是偏于一隅,在本地发展的不错,但是一出m…n,除了来过烟威的司机知道鲲鹏货运,但是没来过这里的,谁知道鲲鹏货运啊。

物流的发展,应该是空间最广阔的,但是林成却一直局限于本地的发展。不过节回家,林成收编了王卫的兄弟衣付刚,给自己的鲲鹏货运注入了新鲜血液,大概也就在今年中旬吧,有半年的时候学习,衣付刚手下的这些人,应该差不多熟悉了物流业务了吧,到时候就可以遍地开huā,那时候的鲲鹏货运才应该是达到物通南北,遍地开huā的程度了。

当然物流这个行业,也不是好干的。有钱的不愿意干,没能力的还干不了。物流就相当于以前的镖局那样的角s…,是最适合h…nh…n干的,也就是衣付刚手下的这些人干的。你是个老实人干物流能让人欺负死,稍微有点恶的人才适合干物流。

林成现在除了上课,有空就到图书馆去查看物流类的知识,现在他不光局限于国内的物流的书,还广泛涉猎国际物流,海运,航空运输。林成有个想法,那就是将来的鲲鹏货运一定不会只局限于国内陆地运输,那将来一定会把海运,航空运输整合在一起的国际综合x…ng的跨国物流公司。

不过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