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烟云寺地处烟云山腰一片空阔地带,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整个烟州城全貌,居高临下地看烟州,云蒸霞蔚,颇为壮观。

烟云寺建造得不如它的名声一样显赫,只有不多的几间殿堂和屋舍,但是到处有奇花异草,参差大树。庙宇掩映其间更加别致。

前面的殿堂是供香客和游人上香和休息的,后面的院落是寺院的僧人生活起居所用。

今日虽非节日,但由于豆蔻胭脂树的原因游客很多,庙内到处熙熙攘攘,碧萝和小兰径直从侧面的小路走到后院,后院少有人来,就清静多了。

碧萝熟练地穿过几间院子,转过几处廊,来到一间屋子面前,轻轻扣门道:“清远大师请开门。”

门吱的一声开了。

第七章 清远

一个清瘦的年轻僧人走了出来,他肤色微黄,身材矮小,穿了件灰色的僧衣,脖子上挂了一串念珠。

天下闻名的清远大师竟是个不到三十的年轻人,而且他的样子实在是再平常不过,这可是真人不露相。若在街市上看到他,根本不会想到他是个身怀绝技的一代宗师。

唯有那双灵动而闪亮的双眼让人感到他的不凡。

看到来人,清远大师冷静的面孔露出少有的笑容,他柔声道:“五小姐,多日不见,快请进来。”

碧萝一福道:“大师,萝儿又来打搅大师清修了。”

清远大师静静看了她一眼,微笑着点头让她进屋。

与清远大师目光相对的那一瞬间,碧萝觉得心中的烦闷消散几分,这便是清远大师!永远仅凭一双眼便能让人的心静下来。

小兰替两人倒上茶上,便躬身退出了。

碧萝四下打量了一下清远的屋子,还是一样的床,一样的被子,一样的桌子。这间屋子从她第一次踏进就没再改变过。仿佛是壁上的画永远静止在画成的那一刻了。

只有桌上的画时常不同。

“五小姐,病可好了?”

碧萝回头笑道:“多谢大师关心,病已全好了。”

快有三个月没有来过了,清远大师的桌上似乎换成了另一幅画,碧萝走了过去。

重峦叠嶂中烟云缭绕,山中丛林密莽、蔓草杂缀,云海间寺院依稀可辨。小溪、流水、楼台、水榭、庭院、别墅,一片江南秋色于画中展现。

尺幅千里,几米长的画卷上竟将烟州的风景灵活再现。

碧萝忍不住惊叹道:“太美了!大师笔法如春蚕吐丝,线条似行云流水,整幅画轻盈流畅。加上大师画意天真平淡、品格高雅。简直如神来之笔,大师真若董叔达再世,碧萝真是佩极了。”

清远笑道:“小姐真是谬赞,我怎敢与董叔达相提并论。”

碧萝笑道:“大师过谦了,现今天下谁人不知大师大名。萝儿倾尽一生心力也不能达到大师一层功力。有时想想,大师收萝儿为徒真是委屈您了,萝儿不才有损大师的颜面。”

清远淡淡道:“作画本与做人一样,皆是上天安排的缘分。小姐当日学画也只是为了修身养性,何必有太多执着。万事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小姐只须体会其中的快乐却不必事事强求有结果。就像小姐琴艺天下无双,也是缘分,又岂是他人可以拥有的。”

碧萝点了点头,转身走到床边,看到床边架子上的七弦琴,伸手取了下来。

这架瑶琴是清远大师最珍爱的,三年前清远大师来烟云寺时身上便带着这架琴,除了此琴再无别物。

而碧萝与清远大师相识也是因为此琴,碧萝当时一眼看到此琴便惊觉此琴乃琴中极品。便想请清远大师割爱相让。两人因此而相识。

只是此琴对清远大师似乎意义非同一般。三年来碧萝在清远大师身边学画,常会看到清远大师有空便会小心翼翼地将琴上的灰尘掸去,那小心的样子,仿佛手中抱着的是个刚出生的婴孩。

清远大师虽未将琴让给碧萝,却允许碧萝想弹时可以随时来弹。因此碧萝每当心烦便来寺中找清远大师,一是与他聊天可以化解烦闷,二便是顺便弹弹琴,琴声也可让她心情舒畅起来。

缓缓拨动琴弦,动听的琴声自指尖流泄。

清远看着窗外的烟云山凝神聆听。眼前,时间仿佛倒退三年!如烟如雾的烟州,连绵起伏的烟云山,惹人怜爱的豆蔻胭脂树,烟州真的是太美了!走遍三山五岳,他竟最爱这片土地。也只有这样的水土可以养育出这样如清泉般清澈的女子。

只是如今,他与她的缘分要到尽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