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2/4页)

四十九章 拧了

唐烨这两天心情还不错,虽然三牛、四牛的到来让家里有些措手不及,但是,这两孩子目前为止还挺懂事的,在店里干活很卖力,在家里也没闲着,抢着干活的劲头并没有稍减的趋势。

唐烨担心发生“斗米恩,升米仇”的破事,也担心自家好心办坏事,过于彰显自己的慈悲心怀,而忽视了两孩子的自尊,因此,便建议唐高林,将两孩子视为聘来的小二吧,先有言在先,如今唐蜜还小,三牛和四牛年纪也不大,住在家里倒没什么,两年后,三牛和四牛就得住肥肠店了,将饭桌拼了当床,该避的嫌也得避,这两年时间里,他们在唐家吃住,唐家还负责提供他们的衣裳鞋袜,但不给工钱,不过呢,等三牛和四牛搬到店里住的时候,他们将会享受京城小店里店小二的待遇,也就是说,有工钱拿了,此外,他们如果愿意,唐家也愿意教他们学做肥肠,日后回老家,也可以在县城摆个摊…

其实什么避嫌不避嫌的都是托辞,唐烨可不是古色古香的古代人,非常不喜欢家里太过于热闹了,李真是被迫接受的家庭成员,其他人就还是不要加入了,人少才能过得清净不是,但是,现在就让这两孩子住店里去,唐烨也委实不放心,只好以两年为限了。

“爹,三牛四牛这样的年纪基本上没店铺会收的,而且,就算过两年他们进店铺当学徒了,也得给东家交钱,想学厨艺那更是不容易了,他们就是去官学作坊。也得自己管吃管穿,出来后,手艺不精的,还得照旧在铺子里当两年学徒呢,因此咱们如今这么做。也算帮了他们,但是他们也没占到特别大的便宜,如此一来。就扯不上什么恩不恩的,没这些掺和,大家处起来反而简单。”

唐王氏当即就说:“两年的吃喝你以为少了啊?他们这年纪正能吃呢。再说了。咱们家如今也不需要请人,将他们留下就是白养,怎么叫没帮他们特别大的忙?这恩情不小!”

“娘,不是说施恩不图报嘛,你就将他们当小二看,日后他们记你的情,那当然好,但日后他们再也不搭理你。你也没那么郁闷…”

唐王氏还是想不通,在那叽歪着。

唐高林仔细想了一晚上,果断的接受了唐烨的建议。第二天给三牛和四牛交代政策的时候,加了一条。如果他们工作的不好,那么唐高林就会找商队将他们送回去…

从三牛四牛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这样的安排非常满意,这年头要到店里当学徒那可都是得给掌柜交钱呢…

至于唐家是否会给他们设置障碍,然后再以他们工作不得力为由赶人,这两孩子脑子应该都没想到那儿去,只是可劲的说,他们一定好好干,绝不偷懒,满脸的喜色。

所以啊,脑袋不怎么聪明的人其实往往比聪明人活得轻松。

而唐高林和唐王氏的确也没将三牛和四牛当自家孩子那么看,没伟大到那境界,对李真好,那是因为指望着李真以后养老,以心换心,三牛和四牛可是地地道道的外人了,不过呢,唐高林两口子也没对三牛四牛做脸做色,面子活干得还不错。

大家都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三牛四牛多吃两口菜唐王氏也不会板起脸,只是如果晚上有肉菜,就会私下提醒唐烨和唐蜜,“你们吃饭的时候多挑些肉。”小市民也小市民的很地道。

而三牛和四牛的到来也促使唐烨开始再次努力想新项目,因为最多两个月,唐烨和唐蜜就可以从肥肠店撤出了,倒不是三牛需要这么长时间来熟悉跑堂工作,而是唐王氏的手艺要稳定下来,两个月应该是必须的,至于三牛,主要工作是烧火,完全不用学,唐蜜早将工作交接完了,如今在厨房主要是观摩做菜。

两个月后,肥肠馆肯定是要做晚饭业务的,唐烨和唐蜜闲了,李真的晚饭自然就有了保障,但是,地球人都知道,唐烨可不会就此在家绣花、做晚饭,那会让唐烨得忧郁症的…

不过,这两天唐烨也没能集中精力打算未来,因为期刊的事挺烦人的。

唐烨知道历史改变了,但是,万一敦庆帝不是穿的,穿的是他身边的谋臣呢?那敦庆帝要搞文字狱,有着21世纪头脑的谋臣不见得能成功阻拦得了,而且,就算穿来的是敦庆帝,但政治从来就是充满了阴谋诡计的,谁知道他会不会为了铲除如今风头无人能盖过的九王爷而将期刊拿来说事呢?那自己一家想不当炮灰都难…

生存是第一要务,唐烨这等小民又接触不到大清的中枢神经,实在没法去预测敦庆帝会如何行事,总不能拿一家人的命去赌吧?因此,唐烨就夸大其词的将唐高林吓了个半死,然后,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