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 (第2/4页)

凝重,问着。

身为修行人,自知道,蜀荆二州统一,会给天下气运造成什么影响,说白了,天下气运就这样多,有人先取了,就步步占先,别人只得步步后退。

“师兄,你猜错了,昔日楚侯郑平原,已经交了降表,成了楚王水师大都督。”

两件事先后让德阳道人神色变化。

拥有龙气的郑平原,也臣服王弘毅,这真是如虎添翼!

“师弟去荆蜀二地看过了?气相如何?”德阳道人追问的说着,现在有些明白,师弟为何反驳自己了。

德朴道人点头,微笑着说着:“正从荆州而来。”

“师弟刚才不太赞同我的观点,可是因楚王之事?”

“正是,现在荆蜀统一,龙气已成,楚王也可成真龙也!”德朴道人直接说着:“我观其龙气,赤色浓郁,法度森严,内含紫气,都是真王之气。”

“与大汗相比呢?”

“大汗龙气我也远远观过,黑赤之气,杀戮大盛,此时相比,单是位格,可以说不相上下,只是楚王是我华夏贵胄之后,自然有些先机,岂是外族可比?中原之主,自当由中原之人所占,要是无可奈何也就罢了,现在有着楚王这一人选,师兄又何必非要舍近求远?”

“这个……”德阳道人听到这里,不禁沉默下来。

本来的确想好了,要带着门下,北上拜见大汗,以带路进攻中原。

此举不但可以抢夺先机,使道统兴旺,并且还可以作大功德。

只要黑龙入主中原,所行杀戮就是应劫而起,这时上言少杀,不管有没有用,就有一场功德。

话说前朝,一个卸任的官员返回老家,途经大湖,对着水神的塑像出言不逊。

当晚官员做了一个梦,梦见水神派手下的神将绑到水底官府,要治他的不敬之罪。

一开始官员还力图辩解,当水神从仓库里搬来的竹简木简堆满了大厅,上面记载着官员一生中无数贪赃枉法的劣迹和欺男霸女的恶行,自觉罪孽深重难免一死的官员表示愿意认罪伏法,水神依照惯例把记载有他以往的功德的一张薄薄的文书拿出,放置于天平之上进行称量。

结果出乎预料所有人的预料,代表功德那一张薄薄的黄纸重愈万斤,任凭小吏把堆积如山的竹简木简放在天平上,天平的另一端始终纹丝不动。

“君之功德非但抵消生平罪孽有余,尚可遗泽后代。”官员自然知道一生中做过多少缺德事,可怎么也想不起自己有积下这样多功德可抵消罪孽,于是提出自己是否能看看这张纸。

当从水神手里接过文书,官员发现是十多年前,朝廷欲增加天下三成盐税时自己所上请求朝廷撤销决定的奏疏,大惑不解的官员请水神说明个中缘故,水神说:“君当日上此奏疏心无杂念,纯为天下苍生祈耳此事可抵十万功德,非常人可比。”

大惑不解的官员又问:“鄙人的奏疏朝廷并未允准,那因何可以算作功德呢?”

水神笑道:“正因奏疏未准,才抵作十万功德,若是真能完成此事,君便功德无量了。”

所以说,上言少杀,就是功德,要是能稍微影响,就是数万百姓,这就是大功德了。

而有此功德,又扶龙庭,本脉甚至整个北明道,都可大兴,所有计划都计算好了,可师弟带过来的这个消息,却让他不得不迟疑下来。

荆益统一,王弘毅龙气已成……这谁才是真龙之主?

“师弟,既你这样说了,我没有不信,那楚王龙气已成这事,必是事实,但草原大汗龙气勃发,势不可挡,这两人气运上谁高谁低,谁承天命,还未可知……”说到这里,德阳道人叹了口气,闭口不言。

德朴道人见师兄这样犹豫,有些心下不乐。

但他知道,这事非同小可,事关着道统延续,更事关着很多人的性命存亡,于是只是微微皱了下眉,说着:“那以师兄的意思?”

德阳道人沉吟片刻,说:“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

“师父,楚王龙气已起,去辅佐于他,总比去辅佐外族入主中原强师父……”这时有人已是忍不住开口说着。

“哎呀,你枉费修道人,修道就要体天心,去人欲,这汉夷之辨,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只要上承天命,下修功德气运就可,既然天命在胡说,我们带路就是上应天命啊!”

又一道人持不同意见,说:“这事哪有这样简单?师父师叔不是已说了么?楚王和大汗,二人在气运上高低未分,实在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