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页)

他这边,心里有些不爽,脸上没变化出来,倒是看向刘建国的目光有点儿冷。

梁意不见回答,怯生生看着他们两,他不知道李叔是谁:“我自己去应聘吧。”他鼓起勇气道。

刘建国笑,李叔那儿缺不缺人还不好说呢,自己应聘,谁招聘啊。

蒋随原摸摸鼻子,“我带你去,没有应聘的程序,先去看看吧。谢谢你刘哥。”他拍拍梁意的肩膀。

“谢谢刘大哥~”梁意的话尾都是飞起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李叔

梁意跟着蒋随原,往西去,沿着早上走过的路进了新街,从横贯新、老街的海棠路进入老街,再往南走一段就到了工地。

名义上是叫做工地,其实就是盖一排四层的楼房,拆迁安置房。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房屋的抗震能力有了很高的要求,政府承诺了安置房的抗震能力,拆迁户才同意拆迁。

李叔带的工程队是能请到最好的。

从工地正门进去,小心地躲过地上不时出现的砖和坑,梁意一直扭着头观察。

蒋随原看着梁意细胳膊细腿的,不太放心,他思量怎么和李叔说,稍微照看一下。

为什么要这样照看他呢?

蒋随原顿了一下,梁意一时不查,撞着他的后背。

真硬,梁意捂着撞痛了的鼻子,眼泪快掉下来了。

蒋随原忙回头拉开他捂鼻子的手,“没事吧?”

心里慌慌的。

梁意忍着疼,放开手,摆手,“没事没事……”

蒋随原见没流血,鼻头有点红,就放下心了。他转转视线寻找这片的负责人。

眼前四层楼房的骨架已经建好,轮廓也已经出来了,蒋随原在工地上转了一圈,从最南边的砖堆边上找到了李叔。

“李叔!”

五十多岁的男人,咬着一根烟,眯着眼正在看四栋楼房的进度,听见这熟悉的声音不禁笑着扭头。

“小蒋啊。”

梁意见到了包工头李叔,和他以前见过工地上的包工头有种同样的气质,是一眼能够识别出来的,他们大多年轻也是干过工地上的活计,甚至一些人可以称之为师父级别的。

李叔就是这样一位包工头,他的眼神颇为犀利,肤色是黝黑的,即便年龄上了五十岁,那体力看上去稳压像梁意那样的年轻人一头。他常常喜欢看自己的工地,环顾一圈,并不是找工人麻烦,那都是拼命干活的人、有血性的人,他们不需要像新来的那样训斥,他们知道每天该做多少,也会聊聊天来舒缓心情,李叔不过是喜欢欣赏自己的工作产物,对他而言,那是种荣耀,是对自己的肯定,是让他心生自豪的东西。那些出自自己手下的楼房,就像是自己的孩子。

梁意在边上鞠个躬,他佩服李叔这些人,他们能够自己从工人拼到包工头的身份,需要付出的很多,也需要一些胆魄的,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经常传出欠工人用工费的年头,他们需要更强的警惕性和信誉,极快地察觉上面人是否准备赖账,也要安抚着手下的可能还是亲戚的工人们。

蒋随原递了包烟给李叔,李叔也不推辞,接了过去,把手里的烟蒂扔了。他没有再抽一根,而是问道:“有什么事?你可不常来啊。”

李叔瞄了一眼旁边低眉顺目的梁意,明白了来意,不过他并不打算表达出自己的明白,他要等蒋随原自己说明。这并没有任何多余的含义,只不过是一种惯例,求人办事总要把事说清了,哪怕是双赢的事,最先来找的也是首先提出来的,当然,李叔也是想确认一下这个看起来像个学生崽的孩子到底是什么身份,这决定了他的待遇,和一些协议。

“李叔,最近汽修店里坏车多忙不过来嘛。”蒋随原推推梁军,“这孩子想找份工作。他叫梁意,住在刘建国,刘哥家。”

“他不是学生?”李叔点点头,对梁意温和地笑笑,“你会这些吗?肯定比上学累。”他的话意味深长似的,是对不知人生辛苦爱玩爱闹的小孩子的语气。

梁意当然不是个孩子,他23了!!!

“我在工地帮过工”梁意有些紧张,只帮过几次,挣了几百块钱,毕竟不是长时间的,也许不符合要求,他看着李叔的犀利的眼神有些害怕。“干的是小工的活,对砌墙上砖不太会,不过可以试试。”

“哪能随便试试,这要是有一片地方不稳定,房子还怎么住人!”话音是很严肃的,李叔对于房子质量有他很严谨很负责的坚持,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