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2/4页)

在十万大军中,可谓九牛一毛,根本不够。

而眼下无疑就是一个机会,这解救的隋军军官中,基本上都是低级的伙长和队正。这些人正好能很好的弥补他没有基层军官的缺陷。不过,这一切都得看他能不能说服这些人,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别人不愿意,用强硬手段压服他们,只怕他们训练士兵也会出工不出力的。

这时,鱼俱罗等人听到这话也一时愣了起来。鱼俱罗本人还好说,毕竟是见过不少大风大浪,久经官场沉浮的人了。但其他军官则不同,他们可是思家心切,急于想回家看看近两年没有见到的亲人。

只不过,在从最初获救的兴奋之中清醒过来之后。他们考虑的情况也更多了一些。因为他们都知道,杨广好大喜功,对于战败的将领处罚重。自己等人虽然作战尽心尽力,却总归是战败了,而且还当了俘虏。对于好面的杨广来说。会不会对自己等人进行处罚,还是一个未知数呢。

于是,一名旅帅便小心翼翼地问道:“元帅,我们被俘多时,已不了解如今的形势。现在我们所有人都归心似箭,想回去和家人团聚。但却担扰朝廷那边,会对我们这群战败者追究责任。不知元帅可否向朝廷上个奏章,请求赦免我等人的罪责?”

他这话一出口,不少军官便纷纷附和,一脸恳求的神色。他们见宇明年轻,对人和蔼,又知道他是宇述的孙,年纪轻轻就当上了行营元帅,还被封为平壤侯,想必得杨广欣赏。如果有他出面说情,而高丽又已经平灭,说不定杨广便会赦免自己等人的罪责了。

宇明听闻之后,却是眉头一皱,他最想的便是把这些人留下来,为自己所用。这样他便可以平添二十万大军。但如果真的如这些人所说,给杨广上奏章,以朝廷现在缺兵少将的现状。这些人十有**便会被派去平叛,从而脱离他的掌控。这种情况是他决不能允许的。

。。。

 。。。  

第215章 回到辽东城

、、、、、、、、、、

想到这里,宇明便笑了笑,然后说道:“放心吧!诸位都是为国家立过功,受过苦的英雄,我一定会为你们的安全着想的。只不过,辽东现在还没有安定。高丽虽然已经覆亡,但我们还没有实现对高丽全境的完全掌控。而南面的济和新罗,北面的契丹、铁勒等部也蠢蠢欲动,并不安宁。所以,大军暂时还不能撤回去,诸位想马上就回中原恐怕一时难以办到。”

说罢,他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我看这样吧:一会各位都给家中写几封信,再给朝廷写一份详述表,说明一下自己是如何被高丽军俘虏的,俘虏后直到现在被解救的情况……大略写一下便行。而我呢,也给陛下写一份奏章,详细说明这里的情况,并正式提出请求,要求不予追究你们战败的罪责。”

“等大家写好之后,我便派人将这些信件送回东都。我知道,诸位肯定是思乡心切了。不过,现在中原非常混乱,四下都是反贼。除了之前王薄、翟让、杜伏威、窦建德等乱匪外,先有杨玄感造反。被朝廷派兵剿灭后,又有关陇大阀元氏和独孤氏造反。现在关陇、河东、河南、山东、河北、江淮都是一片战乱。你们回去也并不安全!”

“什么?杨玄感、元氏、独孤氏都造反了?”在场的军官们听到这消息,顿时都傻眼了。

杨玄感是什么人啊?弘农杨氏的家主,前尚书令杨素的嫡长,在朝廷影响大,门生旧部遍及天下。

元氏是北魏皇族,关陇大阀,元家的多位弟在朝中皆是重臣,家主元寿更是内史令。

而独孤氏就更不用说了,当今圣上杨广的母亲就是独孤氏的,朝中不少重臣也出身独孤氏,或与独孤氏有姻缘,比如说李渊。

这大家族都造反了,那大隋的天下还能保得住吗?

更何况除了这大家族之外,还有其他数不清的大小乱匪,如今已可称为天下大乱了。

听到宇明的介绍,就连鱼俱罗也是神色紧张,他虽然对于自己的地位官职无所谓,但也担心家人的安全,而且他的父母妻儿就在长安。如今听宇明说元氏、独孤氏和官军在关中打得不可开交,长安被围多时,也是有些焦躁不安。

宇明这时又接着说道:“大家被俘之后,又被高丽人贬为了奴隶,驱使做了一年多的苦役,身体也差不多跨了。现在就算我同意让你们上,长两千里的长途跋涉,只怕你们也承受不起,说不定根本就走不到中原。依我看,不如你们干脆先在这里休养,等身体养好了之后,再做下一步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