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4页)

“爷爷看出来了?”宇明顿时又惊又喜,他也觉得这是个千古之谜。就是后世的历史家,也对杨广远征高丽时的作法思不得其解呢。因为就是这一事件,让杨广一下从之前的圣明之君变成了昏庸的暴君。就连一些隋史研究者,也是把杨广执政前七年和后七年分开看待的。认为前后判若两人。

“嗯!爷爷是看出来了,也可以告诉你原因。不过你得千万小心,此话只可自己明白便行,切勿外传!哪怕是你的其他兄弟也不行!这些毛头小,口风不紧,万一传出去了,我宇家便会面临满门抄斩之祸。如今只有你父亲和你叔知道,你二叔我都没告诉!”宇述一脸郑重地说道。

宇明愣了一下,便旋及便明白过来:二叔宇士及便是杨广的女婿,虽然也是宇述的儿,但爷爷自然不敢把这些话告诉他。万一他哪天一时犯浑,或者说了梦话让南阳公主听见了,宇家必将大祸临头。

今趟宇述没有召来其他第代小辈,单单只给他一人说,既有对他在战争中的表现感到满意,认为能担大任的原因。也有准备重点培养他,甚至有可能立他为下任家主继承人的考虑在里面。

当然,后面的推断也是宇明到了后来才明白过来的。

见宇明坐直了身,露出一副聆听的神情,宇述方满意地说道:“明儿,你可听好了……”

说罢,他方一五一十地将关陇贵族兴起的原因,以及推断杨广现在的考虑讲了出来。让宇明越听越是震惊,因为这都是他以前没有了解到过的史料。

原来,隋帝杨坚便是依靠关陇贵族的支持,夺取了北周的江山,所以给予了关陇贵族很大的权力,大隋开国之初,无论朝廷还是军队,几乎都被关陇贵族中的各大家族把持着,而他们互相之间既有斗争,也在联姻,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利益集团。

当然,杨坚后来也想对其有所限制。开皇六年,隋帝杨坚废除了自北魏以来的家兵制,命各大门阀的数万家兵都改回本姓,不准再跟家主姓,于是家兵制便渐渐消失,门阀贵族们失去了那些只知有家主,不知有皇帝的私兵。

不过,这些旧习一时之间却是难以根除。不久之后,关陇贵族中又兴盛起了认假热潮,各门阀的家主和主要成员,见到寒门出身的弟,凡是武功高强或者采出众的,都想方设法,威胁利诱认其为假。少则几,多则上千。表面上是其义,但因为这些义都要随义父姓,并听从义父的命令,实际上也就成了从前家兵制的一种变形。

好在这些假数量不多,关陇门阀也不敢像家兵那样,用武器铠甲武装这些假,于是杨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管这件事。但是他这一放纵,却是产生了另一个后果:那就是这些年轻的假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长了起来。

假中的很多人后来并不是被门阀贵族收养在府中,而是随着隋军四处打仗,被征调入了军队之中,然后又因功升为了军官,转而控制住了军权,这才造成了严重后果。

这些假,再加上原本关陇贵族的弟,他们在军队中现成了一股庞大的力量,几乎主导了所在的军队,牢牢控制住了军权。这样一来,就让关陇贵族的根基更加稳固了,想动他们很难,非常容易激起判乱,就连如此雄才大略的杨坚也奈何不得。

听到这里,宇明方明白过来,原来宇家和其他的关陇门阀早成了皇帝的眼中钉。在杨坚和杨广父看来,关陇门阀就是一头伏在自己身边的老虎,不知道何时就要反噬主人。

“其实,从圣上连续让裴矩和裴蕴两人入阁为相,便可见他是要扶持山东士族来对抗我们关陇门阀了!毕竟七个相国之中,竟然有两人来自同一个家族,这不要说是大隋,就是前朝和西魏时期,都从未有过的事!”宇述叹息道。

他说的相,自然不是宰相,而是指隋朝实行省六部制后,朝中习惯性的将尚书令、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等七人称之为相国。

而尚书令则为右相,是诸相之,处理朝廷一般行政事务。而皇帝则处理重大的事务。这一制在杨坚当皇帝时,执行得较好。但自杨广登基以后,却是形同虚设,杨广是一个工作狂,几乎什么大小事务,他想插手就插手。让相国们更象是他的顾问,而不是内阁成员。

接着,宇述又谈起了山东士族,这让宇明不禁树起了耳朵,在赛诗会时,他就对裴矩印象颇深。

按宇述的说法,相对于关陇贵族在隋朝的一家独大,繁荣鼎盛,山东士族在中央朝廷的势力却很薄弱。这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发生在北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