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部分 (第2/4页)

手,屏退了大厅里的人,整个大厅里,就剩下张彦和贾诩两个人了。

贾诩见张彦搞的如此神秘,而且张彦的面色有些阴郁,便主动问道:“燕王,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张彦说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的眼睛。今天这里就你我两个人,在这里,没有燕王,也没有幽州牧,只有我和你,两个许久不见的忘年交,如何?”

贾诩十分聪明,自然知道张彦在说什么话,也知道这话里面的意思,猜测到接下来张彦要给他说的事情,很有可能会征求他的意见,但即便说错了话,也不会有事,只是以老友的身份。

“一切谨遵燕王吩咐。”贾诩重重的点了点头,同时心理面也都有了一些思想准备。

这时,张彦将司马懿的那份战略方案给拿了出来,直接递到贾诩的面前,说道:“你先看一看这个!”

贾诩接过那份战略方案,打开之后,匆匆浏览了一遍,眉头便紧紧的皱了起来,眼球更是一下子被这份战略方案里面的内容所吸引了,竟然认认真真的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贾诩看完之后,轻轻的合上了这份战略方案,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然后抬起眼皮,望着张彦,缓缓的说道:“看来,殿下的内心里已经选择了这份战略方案了,对不对?”

张彦点了点头,问道:“你觉得这份战略方案怎么样?”

“够大胆,够新奇,够冒险,够成熟,是一份极为可行的战略方案,能想出这个战略方案的人,必然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此人不是老谋深算,就是有着无双的俊才。”贾诩对这份战略方案大加赞赏,毫不吝啬赞美之词,更对写出这份战略方案的人倍加推崇。

张彦听完贾诩的赞美后,便道:“你仔细的看一下这份战略方案的末尾落款。”

贾诩将目光移到了落款上的署名,但见上面写着“荆州刺史司马懿亲笔”几个字样。直到这时,他才知道,这份战略方案出自司马懿之手,不禁对司马懿能够拥有这样惊人的才学深感诧异。

“真没想到,司马懿竟然有着这样过人的智慧,实在是小觑他了。”贾诩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如今的年轻人竟然如此厉害,看来我这一辈确实老了。不过殿下能够有这样的人才辅佐,也是非常不错的。只是,为什么殿下的眉宇之间,还有着些许担忧之色?”(未完待续。。)

605燃烧的长江(45)

贾诩目光独到,如同火炬一般,一眼便看出了张彦内心的担忧,此时的张彦,站在贾诩面前,就如同一个没有穿衣服的孩子一样,什么都被贾诩给一览无余了。

不过,张彦倒是很庆幸自己有贾诩这样的一个良师、挚友,贾诩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可以照出他的不足之处,并且又像是父亲一样,在张彦迷茫的时候,给张彦指出一条光明的大路。

张彦很享受和贾诩的这种非同寻常的关系,像父子,像师徒,又像挚友,两个年纪相差很大的人,成为了一对很好的忘年交,而且两个人似乎都想将这份关系延续下去。

起初的时候,陈登是张彦唯一一个引为知己的人,陈登死后,这个空白正好被贾诩给填补上去了。而且由于贾诩年纪较大,人生的经历比较丰富,所以想事情往往比别人深一个层次。

能与三国历史上有名的“毒士”有着这么亲密的关系,张彦觉得这是一种享受。换做其他人,他反而找不来那种感觉。而且在他看来,“毒士”非但不毒,反而比较仁慈、大度、宽厚,浑身上下都充满了长者风范。

在贾诩面前,张彦没有想过要隐瞒什么,但是关于司马懿的问题,他总不能直截了当的告诉贾诩,这个人在历史上是怎么怎么样子的吧,如果说出来了这样的话,贾诩肯定会认为他是个神经病。

所以,张彦略微思索了一下,便经过了一下加工。对贾诩说道:“我请人为司马懿看过相。那人说司马懿脑后有反骨。现在可能还看不出来什么,但只要大权在握之后,久而久之,必然会心生谋朝篡逆之心。但司马懿此人才华出众,在年轻的一辈里面,也算是佼佼者了,而且在荆州的问题上处理的非常得当,这才使得我军进入荆州之时。可以兵不血刃,顺利的接受了荆州。”

贾诩听后,略微思考了片刻,便对张彦说道:“凡事都有两面性,关键是看你怎么看了。那相师的话并不一定准确,就算算的极其准确,就现在的司马懿而言,还只是个黄毛小子,手中无权无兵,他拿什么造反?”

顿了顿。贾诩继续说道:“未来的事情,谁也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