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部分 (第2/4页)

甘宁道:“将军所言甚是。吴懿乃川中宿将,可谓是文武双全,而且很会打仗,当年末将和吴懿曾有过数面之缘,末将愿意去犍为郡,劝说吴懿前来投降,若吴懿投降,那么我们就不用再担心南中之事了,将军便可以率领大军攻占成都,继而于北路军夹击张飞,夺取张飞的人头了。”

张辽知道甘宁曾经在益州当过官,听甘宁提出这个建议后,便问道:“甘将军可有把握劝说吴懿投降吗?”

“大概只有三成把握,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然只有三成把握,但也可以去试一试,万一成功了,那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也可以免去刀兵之苦。”甘宁答道。

张辽道:“既然如此,那就麻烦你去一趟了,为了保险起见,我也会率领大军随后出发,做好两手准备,如果吴懿不投降,我军也可以在数日内发起进攻。”

“喏!”(未完待续。。)

738故人重逢

甘宁自告奋勇,愿意只身前往犍为郡去劝说吴懿率众归降,获得张辽的同意之后,便独自一人,离开了江州,正式前往犍为郡。

犍为郡是扼守南中通向蜀郡成都的一个重要交通要道,而率领三万大军驻守犍为郡的吴懿,则把兵力布置在了犍为郡的僰道县内。

僰道县是僰人居住的地方,其祖先曾经帮助西周武王伐纣,胜利后,获封僰侯,于是就在家乡建立了僰侯国,成为了西南地区,一个十分古老的国度。但由于僰侯国在遥远的大西南,其通向外界的道路也被重重大山所阻隔,所以久而久之,便和西周失去了联系,成为了一个令人遗忘的国度。而僰侯国在几百年的发展间,和当地少数民族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拥有鲜明特色的生活方式,加上僰侯国日益强大起来,成为了西南一带少数民族的首领,所以僰侯国的人都被成为僰人,其国人也以僰为他们的民族。

直到汉武帝时期,汉军远征西南,在剿灭夜郎国的同时,僰人帮助夜郎国抗击汉军,所以汉军顺势把僰侯国也给灭了,并在当地设置了县,称为僰道县。

僰道县,其实就是现在的四川宜宾。僰道县就像是现在的宜宾一样,是一个连接南北,贯穿东西的交通要道。在这个时候,交通并不发达,但僰道县因为东靠长江,西接大小凉山,南连南中,北通川中腹地蜀郡成都大平原,素来就是连接川南、滇东一带交通要道。

所以。只要扼守住了这条交通要道。就等于扼守住了从南中通向成都的门户。和另外一条由越雟郡通向成都的灵关道的重要位置一样重要。灵关道是汉武帝时为了征服西南夷而人工开凿的一条通道,是犍为郡西部直通越雟郡邛都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

无论是灵关道,还是僰道,这两条通向南中的交通要道一东一西的矗立在大地上。其实,若按照郡治划分,灵关道当属于越雟郡辖下,但是由于灵关道的重要性,所以历代均属于益州牧直接派兵管辖。也正是如此。南中雍辏У热嗽旆春螅�捎谖薹üテ屏楣氐溃��圆盼薹ū苯��

而灵关道由于是从大山之间开凿而成,县城所辖的地域也十分狭小,加上县城的城池也小,处在两山之间,所以城中几乎没有百姓,都是驻守此地的军队,最多可以驻守五千军队,且易守难攻。

吴班率领一万军队驻守此地。其实真正在灵关道城里面的,也就三千人。其余七千人则都驻扎在灵关道县城后面人工开凿的山洞里面。

甘宁从江州一路向西前进,由于他本人就是益州人,所以说话也是一口蜀地口音,扮作蜀地猎人,一路打听,一路走,也算顺利。

几天后,甘宁越向西走,所遇到的人口音越复杂,这一带汉人较少,少数民族的人比较多,而且他已经打听到了吴懿率军驻扎在僰道县,所以一路朝着僰道县而去,沿途所遇到的就是祖祖辈辈居住此地的僰人。

僰侯国因为被西汉所灭,汉武帝为了稳定当时的局势,更是迁徙大量汉人居于此地,久而久之,僰族人和汉人杂居相处,也多多少少被汉人同化,生活习惯已经和汉人无疑,但唯一没有改变的确实僰人操着一口流利的僰族语,和益州一带的蜀话又有所区别,如果不是本族人,乍一听之下,很有可能会听不太懂。

而且僰人并不怎么好客,也不待见外来者,甘宁经过一番长途跋涉进入僰道县后,所遇到的大部分都是操着僰语的僰人,而他却听不太懂,张口询问县城在何处,僰人并不热衷于回答,反而给了甘宁十分冷漠的眼神。

这日甘宁路过一个村庄,不弃不馁的他再次敲开了一家百姓的门,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