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派出10万大军,以牺牲了2483名军人、损失80辆坦克、729辆装甲车、93门火箭炮、18架直升机和420辆汽车的惨痛代价铩羽而归。此战表明,军改必须继续推进。

1996年7月叶利钦签署总统令,任命罗季奥诺夫上将为俄罗斯国防部长。罗是*人物,强烈反对北约东扩。他认为应该恢复和保持俄罗斯在世界上军事强国的地位。

为此,罗提出如下改革方案:

保留战略火箭军、海军、空军“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不调整其兵力和编成,突出核武器的威慑作用;在3—5年内保留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战略火箭军五大军种,只对陆军兵力进行削减调整,最后达到依次占兵员总额的30%、15%、13%、12%、10%的比例;保留10—12个“21世纪多用途合成师”作为“战斗核心”部队,集中财力物力确保其战备训练,将空降兵重新划归陆军,裁减空降兵为3个师和2—3个旅,合并空军的一些航空兵团,海军每个舰队各保留一个分舰队或区舰队;精简总部、兵种、大军区和舰队机关,建立一支强大的预备役队伍。 。 想看书来

俄军改革镜鉴(2)

但是罗的军改方案遭到在军事改革方面有较大发言权的国防会议秘书巴图林的否决。在巴看来,国家经济难以维持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现阶段俄国家安全只能靠战略核力量来保障。在2005年前必须将300万总员额减至170万,合并相关军兵种,进一步削减国防预算。为此,必须在战略导弹部队、军事航天力量和导弹空间防御部队的基础上组建导弹—航天部队,将空军与防空军合并,成立直属总参谋部的战略力量作战指挥部;撤销陆军总司令部,大幅度裁减军队员额,保留武器装备制造企业的科技、生产和动员潜力,扩大先进武器装备技术的出口,夺回失去的国际军火市场等等。

俄军在炮击由于俄军高层意见严重分歧,且罗季奥诺夫掌军期间,俄国内经济形势更加恶化,其军队改革方案还未实施,即宣告流产。

③谢尔盖耶夫时期

到1997年,随着俄罗斯政局渐趋稳定,国内经济缓慢回升。同年5月,叶利钦任命谢尔盖耶夫为国防部长。同年7月,谢尔盖耶夫以罗季奥诺夫和巴图林的改革方案为基础,制定出新一轮军事改革方案,规划了2005年前俄军建设和改革的蓝图。

该方案目的是使俄武装力量的结构、战斗编成和人数达到最佳状态;提高军队技术装备的性能水平和战斗准备程度;切实改善军官队伍状况,改进军官的培训和保障,增强军事法制和军事纪律建设;加强军事科学体系和军事基础设施建设;为军人及其家属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

在改革方案执行后,俄军费开支明显增加,军人社会地位提升,军心开始稳定,军队内*人员得到严惩。1998年,俄军将原先的五大军种改编为陆军、海军、空军和战略火箭军四大军种,总兵员120万人,将陆军总司令部降为陆军总局。叶利钦称赞说,谢尔盖耶夫上任两个月所干的事比罗季奥诺夫一年里干的还要多。

(二)普京时代:大刀阔斧,锻造新军

普京执政以后,全盘审视俄军改革的发展思路及现状,作出大规模裁减俄罗斯军队的决定:一是将战略火箭军由军种降格为兵种,原先该军种的总司令降格为司令员,并进行总数为8万人的大幅度裁减,将战略核力量保持在最低限度——够用的水平上;二是重新建立陆军司令部,以统一的指挥机构促进整个陆军的建设和发展。

①精简机构,换装武器,建设职业化军队

2001年3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任命与其关系密切的前情报官员谢尔盖·伊万诺夫为国防部长。

伊万诺夫计划从四个方面入手对军队进行改革:一是确立符合俄罗斯国情的新军事学说;二是简化指挥链,将国防部变为一个更精简、更有效的机构;三是通过增加拨款,研制新型武器,恢复士气;四是分阶段将其军队改造成为一支有能力以较小的伤亡和更先进的装备对付各种威胁的职业化军队,其中包括俄罗斯如何在海外投放兵力。

两年后,改革开始初见成效:俄军合同兵役制计划实施顺利;作战训练的强度和质量得到提高,陆军和空军接收第一批新型升级武器,国防开支增加,官兵士气回升。

2003年“伊万诺夫原则”出台,重点致力于军队职业化。

自2001年至2004年7月,因受前总参谋长阿纳托利·克瓦什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