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1/4页)

所以对应天龙,丰解放司令员寄托了最大的希望呀。

“我希望你不出现问题,可是你总能让我找出毛病来,这样可不行,大比武剩下的时间可不多了哟。”司令员的话好像一根根钢针在刺痛着他的心。不是战士们故意给他难堪,趴在海滩上起不来,而是他还没有把罗志银留下的军魂彻底灌输到每一个士兵的心里,他们有勇气、有信念、也有忠诚、却缺少了顽强的战斗力。

因为什么呢,应天龙与丰爱军分析过,还是宁学文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

我觉得在非洲训练营营救战友的那次行动里,尹涛留下来的一瞬间,他的心里就清楚地知道我们中间必须有人要死,要么只是死一个人,要么全牺牲,他选择了死一个人,就是他自己。总指挥官,没有经历真正的战斗,不看见枪林弹雨血肉横飞,很难激发起一个战士真正顽强的战斗力,面对死亡才能把人的潜力发挥至极点呀。

和平年代,要想带出一支战无不胜的超级特种兵部队是有点难度,枪炮是用来杀人的,不是当道具来演戏的。

而他们恰恰是在用杀人的枪炮当成演戏的道具。

宁学文最后说:“如果子弹真的打在沙滩上,有人中弹倒下,我相信没有人会赖在沙滩上起不来的。”

应天龙想起在西陆军校野外特种兵训练营里,自己背起武器装备跑到泥塘的一头,卧倒在沼泽地里时,两挺两挺美国m2hb勃朗宁12。7毫米重机枪同时响起来,子弹真的就是贴着水面,打的岸边的泥土象翻开了花的棉花般飞舞起来,冒出一团团的硝烟。那一刻他真正感受死亡的威胁,死亡就在自己的头顶上,稍不注意脑袋就会被打的稀烂,生与死零点几秒就可以见分晓。

是的,作为“鳄牙”突击队的队员,他们是人人身怀绝技,能够在恶劣天气中行军,攀登陡直的悬崖峭壁,也能在艰苦条件下野外生存,还能在50公里时速的汽车上准确击中200米外的人靶,在30米外将手榴弹准确投入小汽车窗口。在高科技方面,“鳄牙”突击队的队员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功地穿越“敌”夜视仪、声响和震动报警系统、防步兵雷达系统及其他高科技预警装备组成的“防线”,出色地完成任务。

但是那也只是演习。

其实在登岸后应天龙已经发现及时组成战斗队形的只有丰爱军、宁学文,杨新城,周维东几个人,毕竟是经历过战争的考验,没有谁来催促他们。马上会自觉地投入新一轮的战斗。这里还有庞军,也迅速组织起周围的两个战士形成三人联防小组,才能从容不迫地对付突如其来的黑衣人。

罗志银曾经这么比喻过,一个穷凶极恶的歹徒向偷袭一个普通士兵也许可以得手,但想偷袭一个特种兵他百分之百会失败。没有眼观六路的本事,没有随时随地所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白在特种兵里混了。

应天龙越来越感觉到庞军不简单。

面对严酷的军事演习可以从容不迫,气定神闲的战士,他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士兵了。但是他不一定能够在死亡面前也同样从容不迫。

没有上过真正战场的特种兵不叫特种兵,叫老爷兵。泰森·杰克逊教官不止一次地说过,今天应天龙才体会到它真正的含义,问题是自己上哪里去找一个真正的战场让他们去锻炼呢,又不是雇佣军,脚一抬出境了,非洲最好,每天都在打仗,烽烟四起,坐在“黑鹰”直升飞机上用机关枪往下扫射,敌人像割倒的麦子一片片倒下,血肉飞溅,打过这种战役的人,相信就是深更半夜躺在坟墓里也会睡的很香的。

各位亲爱的读者,希望多多支持、推荐,下面的章节会更加精彩。为答谢你们的观读。我将全力以赴为你们写出最好的文章。

第九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特殊任务

就在应天龙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使“鳄牙”突击队真正成为一支具有顽强战斗力的部队时,丰解放司令员一个紧急命令把他与丰爱军调回司令部。两人路过参谋部时,都不约而同地朝里面看了一眼,参谋长姓王,此刻正好走出来,应天龙与丰爱军连忙一个立正行礼。年近四十的王参谋长保养的很好,满面红光的,见了两人很是亲切,笑着说:“你们来的够快的。”

应天龙说王参谋长,司令员这次这么急,有什么任务了,透露一下不行吗。

王参谋长回答说:“一会儿你们不就知道了,忙什么,去我哪里喝杯茶怎么样。“

应天龙说不必了,部队还等着我们回去继续训练呢,改日吧。

王参谋长说:“也好,那就改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