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1/4页)

赤道存在交角。

西夏的朝臣之中不乏才智之士,天文馆更是专攻天文的场所,刘通所展示的大部分为新理论,人人凝神倾听。邓肃出自太学,对《山海经》也有涉猎,对刘通将会如何阐释该书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刘通续道:“大家刚才看到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以倾斜的角度围绕太阳公转,其南北二极的极点是有偏离的,这就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由来。”

众人一时不甚明了,刘通再作进一步的解析:地球斜着身子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自西向东自转,其内核与外壳的速度是不同的,地球表面的物体会向西漂移,有的移动得快一些,有的移动得慢一些,快的遇到慢的就挤在了一起,这就是天高西北的原因。而东南的地壳向西飘去,因此地陷东南。

其实还有板块漂移说,此说与地极偏离说、地球自转说的结合,才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完整的解释。估计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板块漂移理论,只好忽略不谈。

刘通继续阐述:“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提出是三皇五帝时代,而这种地势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为何到了三皇五帝时期才提到呢?这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刘通又将带给大家什么惊世之见呢?

二一 东归

延州事务部署完毕,一行人继续南下。刘通等人从陕西北部、中部返回长安,沿途考察民生民情,整顿吏治,阐述大政方针。沿路遇上不少私设的关卡滥收过路税,对此全部予以取缔。为了防止和打击私设关卡现象,回到长安后,专门成立探风使,到三秦大地明查暗访,一经发现,就地取缔,绝不姑息。要保障经济发展,促进商品流通,非实行强硬政策、采取非常手段不可。

回到长安,开始改良人事制度,裁撤冗员,试行竞争激励机制。此时整顿吏治,有几个有利条件:一、经济的振兴,使工商界和民间要求改良的欲求更加强烈;二、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就业机会增多,出路更广;三、军队需要人手,裁撤的冗员可以转一部分到军营,以加强军事力量;四、班底更加稳固,威信更高,军令、政令更加通畅。

整顿吏治的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打击贪官恶吏、劣绅恶霸,对其中罪大恶极者处以极刑。同时进行的便是复查旧案,平反冤屈。将清廉兢业、民众拥戴的官员提拔重用,举荐他们出任三路提刑官,纠察各类刑事狱案。刘通硬起腰杆,在他的主导和支持下,是打了一些大老虎的。

整肃内政的同时,加强对辽国的政治攻势,不断加强晋北、陕北的军事力量。从西北三路抽调兵力,入驻永兴军路、河东路北部地区。自南至北,陕西的延州、绥德、榆林,河东的太原、忻州、朔州等地,兵力逐渐增加。对西夏的防范,拟从其他州路抽调兵力,布防在西夏沿线重要地段。各路抽调的兵力先在京城集中,再陆续开赴对夏前线。

刘通的举措,触动了若干士人、豪绅的利益。他们不会束手就范,一些人手眼通天,直诉汴京。朝中一些大臣的私贡出自西北,他们不会听任刘通斩断来源。这群人能量不小,内外结合,欲挤刘通出西北。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况且刘通到西北已经二年多,却是寸土未得。徽宗听得杂音多了,加上急欲收复北方土地,决定先将刘通召回京城,同时派员核查西北军政情况。控告的罪名主要集中在这几项:一、擅改祖制,邪说惑众;二、勾结外番,引狼入室;三、损公肥私,威福自用。

正当刘通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时,突然接到诏令,大意是:中明出任西北三年,朕心甚念。迄今未曾对辽用兵,朕心甚虑。中明年岁尚轻,遇事恐有急躁之处。对蛮夷却又过于谨慎,宽仁有加而威慑不足,此非上国应有之象。兹命回京述职,既解记挂之思,又释朝臣之惑。待商酌之后,再定行止。

圣旨下达之前,刘通已知朝廷的动向。将各项工作抓紧布置下去,找心腹部属商讨因应之策,甚至作了最坏的打算。而今的西北高层,大局观大有提升,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局面耳熟能详,有识之士进一步凝聚在刘通周围。西北上下对于刘通的回京甚是惋惜,都希望他还能回来主持大局。临行前,刘通特意找周侗、岳飞叙谈,对岳飞寄予厚望,二人很是不舍,希望他能够早日回来相聚。

宣和二年秋九月,刘通与家人出长安往汴京进发,同行的有公孙胜和几名护从。不一日回到京师。见过家中老人后,刘通与赵茹和孩子三人入宫觐见。

一家三口拜见徽宗后,赵茹带着孩子入内宫去拜见外婆太。徽宗留下刘通叙谈。此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