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1/4页)

榭鱿拢��1125年十月坚持到1126年的九月。如今的西北岂能跟当年同日而语,我军不仅有信心守住国土,还有决心战胜敌人。

至1126年四月,西北形势仍然僵持不下,金军左帅粘罕召集众将商议。完颜娄室提出绕开大同,南下进攻太原。完颜希尹反对:“绕道南下,深入河东腹地,既无法保障粮道通畅,而且大同周边有被宋军进占的危险,其后宋军南北合围,我军极其不利。”

完颜银术可提出先攻取应州和朔州,切断大同与后方的联系,使大同孤立无援,宋军无法久守,必然弃城南下,金军前后夹击,可破宋军。方案是不错,可惜力有不逮。完颜挞懒持异议:“应州的宋军有7万,战力不弱,我军6万与他们对峙已感吃力,要想打下应州,需从大同增兵。北面兵力一减,大同宋军必定出城与我决战,我北面恐难支撑,即使南面占优,也是得不偿失。”

粘罕:“河东、陕西的宋军战力甚强,我们先前已有预见,可还是估计过低。以我军目前的兵力,要想拿下大同和应州,并不容易。宋国许诺割让大同、中山、河间三镇,迄今不但不给,反而增兵三镇,毁诺失信。我等在此止步不前终非良策,本帅先回丰州、天德,筹措军备,招募兵勇,等候陛下圣裁。大同和应州的军务,暂由斡里衍主持。你等盯住宋军即可,不必轻易出战,一旦情况紧急,可往北、往东撤回。”粘罕所说的斡里衍就是完颜娄室。

金军意图打开河东的局面,回去搬兵,放缓了进攻节奏,转为收缩防御。我西北军同样没有闲着。是日,西北前线指挥部召开高层会议。刘通说道:“我军在大同遏制了金军南下,跟他们相持了半年,达到了预期目的。近日金军没什么动静,接下来他们想干什么,我们下一步如何行动,请大家谈谈看法。”

历史已经发生了不大不小的改变,金国下一阶段的计划是否一如历史的原样,还要打个问号。

方铁山:“金军主将粘罕离军北上,估计是去调集兵马,等其援军一到,大概就要发起新一轮进攻。”

吕将:“金国正在催逼我朝割让北方三镇,朝廷虚与委蛇,仅提出以三镇的赋税交与金人,金国岂能接受。金贼在河北、河南尝到甜头,即使三镇之地交割与他,他也绝不会就此罢休,其灭亡大宋的贼心不死,不久之后必然再次大举南下。我河东路牵制了金兵大部兵力,可惜河北、河南萎靡不振,又无人主持大局,金兵若是南下,东路仍然是他们的突破口,朝廷定然要我秦晋之兵东出拒敌。我等需趁此时解决河东之围,进可北上丰州、天德,退可入京勤王。”此言深获众心。

杨震:“金贼围攻云州半年,消耗很大,损失也不小,而今师老无功,已经显出焦躁之态,此为出奇破敌之时。”

李逵:“贼厮鸟射我一箭,跟他没完,大人说个话,让铁牛出城杀他几个狗头回来下酒。”

邓肃:“铁牛多带几个狗头回来,分二个给我当夜壶。”

李逵:“二个太少,送你十个,一天换一个,不收银子。”

邓肃:“我请你喝酒。”

李逵大喜,邓肃不嗜酒,喝酒必有好酒,他和康包每隔一阵子就去打邓肃的秋风。又转过来对刘通说:“邓大人请我喝酒,可以去喝吧。”

刘通:“你杀的狗头多,我也请你喝酒。”

李逵敲钉转脚:“多少才算多?”

刘通:“五十个。”

李逵:“我砍他五百个。”

“好!”众人异口同声。

刘通:“凌统领,火器到了没有?”凌振已任火器营统领之职。

凌振:“回大人,第三批火器也已经到了,炸几堵城墙的火药都够了。”大伙精神一振。

刘通:“咱们如何才能克敌制胜?”

岳飞:“粘罕已回金国,斡里衍新近接替帅位,未必能够服众,将帅之间还需一个默契过程。金军收缩兵力,放缓进攻,此为原因之一,这也是我们进军的大好时机。曹曚大人的三万援军已至,可从大同抽出三万兵力到应州,先剿南面之敌,然后回兵北上,围歼大同的金军。”

徐徽言:“大同的金军不会弃南面不顾,势必增援南线,我军可在半路伏击。金兵倍道兼程,其势必蹙,即使不中埋伏,也要露出破绽,我军的胜算颇大。”

公孙胜:“金军之中有不少汉人、辽人,他们困在云州已久,难免心神不属。经策动,金国北面、西面的契丹人已有复叛之势,女真对契丹族人存了个戒心,耶律余睹在金军中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