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4页)

虬愕慕鹑谖;�H�����78家陡降至10家,破产关闭的企业商号多达400家,股票价格一泻千里。市价炒高至265两的轮船招商局股票降至90两,而各省的矿业公司股票更是分文不值。

这场股灾对民众的影响有多大,由于没有准确的数字资料不敢妄自猜测,但李鸿章为此事专门“急入内,奏上”,就是在皇帝面前述职并反省了,对位高权重的李中堂而言,虽然不必负领导责任引咎辞职,恐怕事后也吓出一身冷汗。

当然这些都是后事了,此时此刻无论是罗凯还是两位西贝货对于大清股市所进行的仅仅是预测而已,只不过下知一百年的罗凯对于这个预测极具信心罢了。

当罗凯把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例子说完,眼前的聪颖少女就明白了其所要表达的意思。

真正能够发战争财的,绝对不是她们这些小鱼小虾,而是类似罗斯柴尔德家族那样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鳄鱼。正是她们这样的小鱼小虾化成的血肉才成就那些留名千古的金融大鳄。

“公子,很高兴认识你,重新认识一下,我叫岑希,这位是我好朋友杨蔚。”

声音柔媚的西贝货岑希不说则已,说则互通起了姓名,探查起了罗凯的底细。

“在下姓罗名开,福建商人。”

这两位女扮男装西贝货的名字绝不如此,既然都用起了化名,罗凯自然也以化名应之。

“罗公子见解独到,知识广博,想必所做生意不小,实不相瞒,家父亦是和罗公子同处一个圈子的人,今后也许还有合作的可能。”

岑希不像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大家闺秀,倒像是一位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能手。

“这样吧,今天我做东,请二位到礼查饭店吃上一顿,咱们边吃边聊如何。”

日上三竿午时已到,眼光瞟向那位化名杨蔚的单纯小女孩,罗凯想了想决定请两位西贝货吃饭,几位保镖虽然都是相熟之人,但是在行护卫工作之时却像是闷葫芦似的难得开口,几个大男人一起实在无趣的紧。

两位貌似少男实则少女的西贝货听到“请客吃饭”二字就欲本能的拒绝,罗凯却是不给她们拒绝的机会。

“四海之内皆兄弟,生意人多个朋友多条路子,相见既是缘分,这点面子两位不会不给在下吧。”

装作一副不给面子我就发飙的模样,罗凯胡萝卜加大棒一起上,唬起了两位小女生。

有罗凯一句话作缓冲,岑希考虑片刻,想到家里的生意越来越不景气,本欲拒绝的话就咽回了肚子里。

“也许这是一次天大的机遇呢。”心中默念,岑希拍板下来。

“盛情难却,既然兄台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推迟反到显得矫情了,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两西贝货中显然以岑希为主。相比于岑希,杨蔚更显单纯,或者说是见识有限,听到有人请客吃饭高兴还来不及,对于和陌生人吃饭有可能发生的危险丝毫未觉。

“好啊,好啊,西洋人的礼查饭店在夜晚可漂亮了,我很久以前就想进去看看了,可是爹爹都不带人家去。”

声音如珠落玉盘般清脆,说到后面父亲不带自己除去玩时,杨蔚高兴的心情又变得难过起来。一会高兴一会难过,罗凯直叹她有百变魔女的潜质。

在黄包车夫的带领下,几人赶近路抄向上海最豪华的外资饭店礼查饭店。

礼查饭店始建于1846年,当时上海开埠只有三年时间。英国商人阿斯脱豪夫·礼查(Richard)在英租界与上海县城之间、今金陵东路外滩附近,兴建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旅馆,名为Richard‘sHotelandRestaurant(礼查饭店)。这是上海最早的一所现代化旅馆。

1856年,苏州河上外白渡桥的前身“韦尔斯桥”建成,1857年,礼查看好此处的发展前景,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下桥北侧河边的一块面积为22亩1分的荒地,在此建造了一座东印度风格的2层砖木结构楼房,将礼查饭店从原址迁移到这里。不过,由于当时该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初期的经营状况不佳。

1860年,英国人史密斯(Henry**ith)接手经营礼查饭店,改名为AstorHouse。在史密斯的管理下,礼查饭店除了客房外,又开设了弹子房、酒吧、舞厅及扑克室,楼下大厅常有歌舞、戏剧演出,以招徕顾客。于是,旅馆开始出现转机,外国旅客明显增多。

在19世纪后期,礼查饭店经常是中国最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