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渔人得利 (第1/1页)

黄德和这几日都在不安中度过! 皇帝突然下令要他把财权还给苏子瞻,并派下韩稚圭来接任知府位置,明显就是不太满意这段时间内他的表现。 但对黄德来说,他也是一肚子委屈。 他不能去破坏西湖疏浚,这牵涉到杭州城十几万百姓的利益,他们都已被苏子瞻们发动起来。 也不能像在边境一样,任意的对富豪乡绅施以惩戒,疏浚西湖还需要这帮人出钱,况且皇帝也已表态: 放税这件事,只抓贪官,不过问当地富户! 在如此复杂的条件限制下,黄德和几乎是没有发力的空间,为今之计,他只能先摆出一副吃卡拿要的模样,刷刷存在感。 不过在把最后的财权也交出后,这一条肯定也行不通了! 好在皇帝也理解黄德和的难处,因此在密诏的结尾处,他暗示黄德和: 在与韩稚圭交接好权力后,是立马返京或者再停留,可由他自行斟酌。 …… 南陵温们对朝廷的人事调度并不上心,他们还是专注于在汛期来临前,疏通好运河。 但黄德和肯定是不想让他们如此'惬意',他以督工的名义,给南陵温多派了一位'观众':秦京。 秦京是有备而来,他一改前几日作风,竟尝试着和几人打成一片。 秦京是故意'善忘',就算才被张可秀揭穿真面目,现在再见到她和齐巧云时,也可以当成没事人一样。 见张可秀和齐巧云并没有对自己发难,秦京以为一切已过,他还会借机与两人对话。 秦京还想故意搞暧昧: 他老是把《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和焦仲卿最终不能在一起的事迹说出,看来是想为之前欺骗齐巧云的事润色一番。 但齐巧云早已经回过神来,她越来越觉得秦京真会'演戏',从对方嘴巴说出的每一个字,以前有多悦耳,现在就有多'作呕'。 一段时间后,秦京也发现了几人看自己的异常脸色,明显有不屑的表情,但也不会妨碍着他,继续的我行我素。 而且软磨不成后,秦古赶紧调整策略硬来,他仗着自己的特使身份,强行参与南陵温制定的施工计划: 下工地时,秦古还会额外给工人们带去一些物资: 盐巴、布服、草药,渐渐的也能和工地群众打成一片,也能收集到了一些见闻。 在按约定交出财权的当天,秦京更是来了一次'漂亮'的表演。 他把白员外等商人都召集来工地上,收敛起官威后,和颜悦色的说: “经过按察使不懈的坚持和争取,朝廷已经取消捐助先入州库的计划,现在可由大户自行决定: 何时捐、捐何物、如何捐,州府绝不会再一个强迫的命令!” 乡绅们肯定是乐见其成,如果按之前过州库的规定,那边是实打实的'出血',说要捐满一百两,少一分都不行! 如今取消这个步骤后,富户们便可以从中做一定的手脚,对于心有不愿的人来说,或多或少能节省一点。 听完,众人一副如获至宝的表情,大家都高兴的夸赞: “皇帝英明和黄大人威武!” 南陵温们肯定也在场,他们联系秦京的前后行为,立马看出: 黄德和是打算堂而皇之的把治水的功绩大包大揽,而且是要趁副相韩稚圭来到杭州之前。 南陵温们虽不重名誉,但也不会便宜小人,于是乎,在赵仲明的建议下,苏子瞻开始动笔反击。 他要'歌颂'治理西湖的劳动人民,更要从中穿插出许多关于工地的回忆,向世人表达一个事实: 治水工程能顺利推进,有皇帝和中书的政策支持,有地方商户慷慨解囊,更有十几万百姓的辛勤劳作,但和巡察使的'英名神武'指挥无半点关系。 黄德和在看到这些文章后,心里很不服气,但拿这个做文章,给苏子瞻穿小鞋是很不现实。 思考在三,他觉得若想扳回舆论,只能以同样的方式反击,于是乎秦京又担任了这个重任。 秦京有自知之明,按常理去写文章他根本不是苏子瞻对手,不过可以另辟蹊径。 机会很快就来倒了,立马就要到茅山运河和盐桥河闸门的落成之日。 秦古想到范仲淹是看图写下的名篇《岳阳楼记》,于是自己也开始脑补画面,决定虚构一篇文章。 秦古将天气和出席人物以及时间留缺,随后根据自己平日里的经验,,先把开闸和闭闸过程学出,又重点描述了黄德和是如何跑前跑后,以及募集资金的过程。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尽管苏子瞻也是文思如泉涌,但也要在经历过仪式后,才能去写文章。 而且,如果他还要润色一下语句,检查下细节,起码要等到第三天后,杭州本地才可以看到此文。 但秦京的文章,只是两天时间,除了在杭州外,更连汴梁都已经传阅开。 这一招'先入为主',肯定为黄德和搬回了许多的名声! 如此传播速度,立马让赵仲明清楚,秦京肯定是事先写好的文章。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