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省事是省事,但人家不认可啊。”沈楚讯收回对方还过来的身份证。
“真不好意思。”
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只得离开这里。刚出门,沈楚讯忍不住发起牢骚:“什么事,就像一群太监,有头无尾。”谁知他回头冲进去,冲着刚才办事的那个光头说:“就你这油晃脑门子,没长一根毛,小心被南下的冷空气把脑浆子冻成鼻涕。做事不用大脑的人,连根头发都不肯长。铁公鸡还产生铁锈,你竟然连头发都舍不得多长一根。我说你每天就不能做点人事,都一把年纪,快烧成骨灰,还没事聊QQ。为人民服务,我看是人民为你服务。你是大爷,求你办点事,比你媳妇难产还要难。你就不做人事吧,懒到一身的高血压、糖尿病、脂肪栓,发给你高薪就是给你家看病嗑药的。少跟我揣着糊涂装明白。”
“算了,回头给爸爸打个电话。看能不能找个熟人想想办法。”刘青青似乎现在的火气没那么大了,拉着正在发牢骚的沈楚讯就走。
“先打电话了解一下情况吧,说不准那边又不要了。”沈楚讯压制着嘴里恶毒的咒骂,对刘青青说。
刘青青点了点头。然后给自己的父亲打了个电话,把今天的情况说了一下,让父亲再去试试。希望网络传播的速度能快一点,能让那边的人也早日收到这个新规定的消息。毕竟是小县城嘛,信息闭塞,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慢也是情有可原的。
沈楚讯也顺便给家里打了个电话,一方面是问候一声,另一方面也要知道自己的户口办理的如何,是否也需要弄这个破证明。
谁知道,沈楚讯这里的麻烦更是棘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十四章 回不去的老家(下)
当年在沈楚讯很小的时候,约摸小学二年级左右,沈楚讯的户口在农村老家。当时正流行着“农转非”的模式。村里很多人都把户口花大本钱转到城市。沈楚讯的母亲也考虑到将来孩子读书等问题,于是花了好几万,挂在一个不知道前生几世是亲戚的,一个称作姑妈的人家里。那姑妈还姓沈,在城里的一个老国企上班,所以也就在城里安家立命,算是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就把沈楚讯以认养的身份,作为母子关系挂在她家。
于是沈楚讯也就成了一个能光宗耀祖的城里人。
后来因为读大学的原因,又把户口从沈姓姑妈家转到学校,再然后校园招聘时一股脑都转到了广州。当时谁知道什么叫集体户口,什么叫自立门户的。再说那在老国企上班的沈姓姑妈也算是集体户口。
可谁知道世事变迁。这几年那沈姓姑妈跟随她丈夫举家搬迁到东北,把那国企户口也转移到东北去。本来就没什么往来,现在越发失去了联系。让沈楚讯家记得她一生一世的是,曾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给了她好几万的现金。
这个消息也是那天沈楚讯的老爸去办户口转移的时候才知道对方已经销户,原地址不再有人。这一下就急了老头子。原地址没人,就说明户主不在。连户主都不在了,沈楚讯还能回到原籍?显然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沈楚讯现在根本没有原籍可言,现有的广州集体户口就是他唯一的所在地。
后来老父亲想把儿子户口转回自家,农村就农村,也是最后唯一的办法。当他老人家一打听才知道,现在农村户口只能转出,不能转进。
沈家老地,正处于城乡交界的热点地带。也就是说,现在全国正火热的城市规模扩大运动,也就是城市大建设、大开发,也就是经常强调的城市化进程,依旧走到沈家那农村地域。那地方就是块宝,只要有户的,将来肯定有钱。想进来的人自然就多了,以前千方百计转出的城镇户口,现在百计千方地想转回来。但已经不可能了。
如果说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就人人都能分一杯羹的话,那这杯羹就会从一满杯变为半杯,在变得只有小半杯。
自然沈楚讯这种情况不是特例,当年家中稍稍有点积蓄的家庭,都把孩子转到城里某个八竿子才打得着的亲戚家。虽说是一切为了孩子,但更多的是被当做一切为了孩子的钱被宰割。于是乎这为数不多的积蓄也就被均贫了。
而且为了当年为了能到沈姓姑妈的家中,连沈楚讯都是由村里公正后过继到沈姓姑妈家的。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挂靠。即使现在有机会转回去,也必须要先找到那沈姓姑妈,让她好心解除曾经的这么一份没什么用的合约。血统意义上的父亲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父亲,哪怕连法律意义上的父亲长什么样都不记得了。
现如今即便家中的老屋有沈楚讯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