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页)

臭,还总是吵吵嚷嚷的发疯打人。

李鸾儿请顾夫人坐下,给顾夫人布了两道菜请她品尝,尝过之后道:“我哥哥其实就是小时候发烧,把脑子烧的有些犯糊涂,说起来,叫他干活做菜都成,只是别读书,他是读不得书的,除此外,就是太实诚了些,别的也没什么。”

“我瞧着倒好。”顾夫人笑了笑:“如今人我也瞧了,待得空的时候,我帮着问问那家,若是成,这谢媒礼我可要定了。”

金夫人点头道:“这是自然的,你若是与我们家春哥儿说个好媳妇,我们自然备上重礼相谢。”

李鸾儿想了想问:“只不知道夫人说的是哪家?”

顾夫人心知这李大郎在这家必是个受重视的,想来,这女方挑捡男方,人家男方自然也挑捡女方,虽说李家大郎有些个毛病,可人家怕也不愿意说个无盐女做新妇。

这么一想,她也看得开:“女方是我娘家一远方堂兄家,说起来,她家祖上也是书香门第,只后来好几辈子屡试不第,就这么败落了,到了我堂兄这一辈,不管怎么说,我这堂兄光明正大的考中了举人,后来考进士的时候没有得中,便也不存那个心思了,一心开始往官场钻营,这么些年下来,倒也弄了个六品京官。”

“竟还是官宦人家,这……人家乐意吗?”李鸾儿一听倒吸了口冷气。

顾夫人笑了笑:“虽然说是京官,可他也不过是清水衙门的六品官,再加上祖上家业早就败了,我这堂兄家里也没有什么钱财,一家人很是清苦,我要与你家大郎说的是他家的庶女。”

“庶女?”李鸾儿倒是有些好奇:“照你说,她家日子清苦,怎的还有庶女一说。”

“唉!”顾夫人叹了口气:“我原来的堂嫂本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只身子骨弱,生了女儿后就伺侯不了我堂兄,没奈何就把她的陪嫁丫头抬了作妾,这妾又生了一儿一女,后来,堂嫂的女儿四五岁时她就去了,我堂兄不愿意委屈了三个孩子,就一直没有再娶妻。”

见李鸾儿和金夫人默然无语,顾夫人又道:“说是不乐意娶妻,其实是家里条件实在不好,讨不到心仪的继室罢了。”

第一一六章分家

“那女孩如何?”

这顾家的家境怎么样李鸾儿还真不关心,她在意的是那姑娘怎么样。

顾夫人一笑:“那姑娘前些年我倒是见过的,长的极标致,比她那嫡姐要好看,又是个爽利的性子,针线活也做的好。”

“这样好夫人怎么会想给我们家说亲?”李鸾儿还是有些不明白。

顾夫人一听方叹了一口气:“我那堂兄不过就是个清水衙门的小官,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作为,再加上家境不好,又能结上什么好亲家,再说,那姑娘还是个庶女呢,虽然说有些人不在意嫡嫡庶庶这一套,可到底这世道看重嫡庶的还是多数呢,他家不愿意叫女儿嫁到清贫人家受苦,好人家又不会要,拖来拖就拖到如今。”

金夫人也跟着感叹:“你说这话倒也是,世人本就重视嫡庶,一个庶女想要寻一门好亲事着实的为难。”

“正是呢。”顾夫人点头:“正因如此,我堂兄那个妾室也很是着急,这不,拖人都拖到我这里了。”

“那就有劳夫人帮着问问了。”李鸾儿大松一口气,心知那姑娘是好的,只是时运不济没选个好出身,这心里也有了谱:“若是人家姑娘乐意,咱们两家结了秦晋之好,也是两家的缘份。”

这一席吃到下午时分,吃过饭,顾夫人又喝了一会儿子茶才带着顾歆告辞离去。

顾夫人前脚走,金夫人后脚就叫人去打听顾家的情形。

金夫人行医多年,对于各地的势力分布还有生活经验比谁都熟悉,她叫了马冒带了些银钱就到京城南边的城隍庙却寻了京城叫花子的头儿。从那里买了顾家的最详尽的资料。

隔一日,就在金夫人和李鸾儿焦急等待中,总算是有消息传来。

这日,马冒带了个还算干净的小叫花子进了李家大门,这小叫花子并没有进二门。金夫人和李鸾儿直接就在第一进院中见了他。

小叫花子应该是那群花子里比较能说会道的,一见金夫人和李鸾儿,先笑着请安:“给夫人和娘子见礼了,小的祝夫人儿女孝敬,多福多寿,祝娘子青春貌美。寻个好夫家。”

“得了,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你还是先与我们说说顾家的事吧。”李鸾儿抿嘴浅笑。

“那小的就说了。”小叫花子笑嘻嘻的起身,马方赶紧给他搬一个凳子叫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